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86|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解构神话——看“的哥给人上MBA”有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4-6 20:3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       一名的哥的故事被神乎其神的广泛传说:他异常精明,善于用科学的方法做生意,近年来平均月收入达到8000远;他把日常积累的载客经验总结成一套套理论,精确的把握成本和收益,从时间、路线上对工作进行最优安排;同行在高压力下集体叫累的时候,他始终保持着轻松和快乐。传奇的高潮是:他的经验偶然被打车的微软某部门经理听到,于是他被请到微软用自己的经验给公司高管上了一堂精彩的MBA课程。</P>
<P>      在很多人怀疑这是一篇胡编烂造的“天方夜谈”时,这位臧姓的哥在媒体的穷追猛挖下浮出水面,现身说法证明了“神话”的真实性。——臧姓的哥可能是真的,他的经验可能是真的,但事实和经过是否象传说中那么神奇、夸张、巧合?我总觉得这不是一个真实世界自然发生的单纯事件,不是一种巧合,背后可能隐藏着某种策划和操纵;至少是为了传播某中意识,有人充分利用了这个充满传奇色彩、故事特征和励志意味的创富“寓言”,来表达某种切合自身利益的愿望。臧姓的哥是一个被穿上现代商业迷彩的经济模特,他承载着传播商业意识的任务。</P>
<P>      神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现代公司社会需要一个草根典型,于是就出现了一个典型,臧姓的哥不过是一个被公司老板选中的模特。他在前台摆出各种诱人的POSE,指挥他的是潜伏于媒体关注背后的公司意志。</P>
<P>      分析臧姓的哥的经验可以看到,他让人称道的核心品质是“最大限度的自我开发”:从不怨天尤人,从不抱怨外在条件的艰难,从不诉求外在的救助,而是始终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自己的智慧,最大限度的在约束条件下用自己的知识去追求自己的目的,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1分头脑发挥到1.2分”——这种品质,不正是现代公司社会最欣赏、最需求的员工品质吗?</P>
<P>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现代公司社会的主旨,而何种员工最能帮助公司实现这种目标呢?就是能“最大限度地进行自我开发”的员工,这样既能节省公司的成本,有能增加效益,还能培养出听话的员工。所以,为了让员工具备这种理念,公司意志构造出许多职场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商业寓言,比如“如何把梳子卖给和尚”、“如何想南极人推销雪糕”等等。这些商业寓言中隐藏着一种公司意志主宰的商业意识形态,公司引导着员工按照意识形态所设置的标准和常识进行思考和行动,意识形态构造了主体、身份和世界观。</P>
<P>  人和现实世界的关系永远只是一种想象性关系,这种想象性关系就是由观念意识造成的。当下图书市场上流行的许多励志、职场人生之类的畅销书,教你如何听上司的话,如何最大程度的开发自己,其中弥漫着臣服员工的商业意识。</P>
<P>  神奇的哥、快乐车夫靠自己的智慧月赚8000,这是多么经典的商业寓言啊——这个快乐的出租车司机完全没有抱怨其他的哥“每提必骂”的高份儿钱,没有谴责出租公司对司机的压榨,没有抱怨交通的堵塞、工作时间超长之类外在因素,完全用“自己的智慧”化解了外在的艰难,以自己的精明算计赢得了高收入。这样的典型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具体到每个人的境遇确实与个人的心态和努力程度相关,但故事推销者意在为那些整天抱怨“车份儿钱过高”、“交通过于堵塞”的司机营造一种幻象:自己收入低,原来不能怪公司”盘剥“,问题出在自己不善经营和缺乏经验上,同在一家出租公司,人家怎么就能赚那么多呢?只要肯钻研,行行出状元;不要总是抱怨公司什么,要更多的反思自己,个人的努力是决定收入的最关键因素。这个故事通过精巧的情节设计,向司机和其他领域的员工灌输着这样的商业意识。</P>
<P>  很重要的是,这则商业寓言以“市民身边的故事”的事实形态展现,这使其更具说服效果。如果说“向和尚推销梳子”之类寓言还带有夸张痕迹的话,“神奇的哥”则是“现实”,有鼻子有眼,有旁观者的描述,媒体还采访到了当事人——你不是不相信嘛,”舆论”在“逼”你相信,以“设疑-解惑”的情节设计诱惑你相信,让你不得不信。进入了他的故事,你也就陷入了公司意识构造的商业“意识形态”;任何事做的不好,不要归咎于公司,要归咎于自己——至于该不该挑选乘客、在一定时期的士乘客的总量是否接近一个常数,在这种“励志”教育中你最好不要想到。</P>
沙发
发表于 2006-4-6 20:41:00 | 只看该作者
<P>分析得有道理</P><P>炒作也好,事实也罢</P><P>总之,凭自己的能力和头脑来赚钱,无论怎么说都是值得我学习的</P>
板凳
发表于 2006-4-7 00:52:00 |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文章是原创的吗
地板
发表于 2006-4-7 01:27: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好象是指企业对员工的思维禁锢..? 总感觉怪怪的 呵呵 ..
5#
发表于 2006-4-8 03:53:00 | 只看该作者
<P>偶么看到 有没有 的哥怎么发挥1.2的聪明才智的呀?</P><P>偶好想看呢!等待贴上来的哥的MBA讲课内容!~~</P>
6#
发表于 2006-4-8 08:25:00 | 只看该作者
<P>楼主的思辩能力超强的,</P><P>先佩服一下的说。</P><P>不过呢,诚如你所言,"……这种品质,不正是现代公司社会最欣赏、最需求的员工品质吗?"</P><P>从老板角度,我们可以把这个故事看成是一种策略、甚至阴谋,</P><P>但是从员工角度,我们能从中得到有益提示,这个,就是这个文章的最大价值了。</P><P>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P><P>“我不会学习哈巴狗,主动要求人家给我骨头,</P><P>但是当人家主动给扔给我一块香喷喷的骨头时,</P><P>我先啃了再说了,即使人家把我当成一只狗!”</P><P>呵呵,不放过任何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渠道,</P><P>这个是我的观点。</P>
7#
 楼主| 发表于 2006-4-9 08:44:00 | 只看该作者
<P>楼上说的有一定道理,偏实用主义,乐观的实用主义!</P><P>突然想到大话西游之仙履奇缘中的最后一幕:站在城墙的武士瞥了一眼远去的、踏上西天征程的悟空的背影,轻蔑的对紫霞说“那人好象一条狗哎!”</P><P>悟空想必是不会理会武士的话语,即便是他可以听到的话。至于真实的是武士口中的狗还是西去的悟空,已经不需要去分辨了的。</P><P>楼上说的,大概也是这个意思吧?</P>
8#
发表于 2006-4-9 17:01:00 | 只看该作者
<P>佩服楼主</P><P>偶也想说滴</P><P>怎么就说不出来捏!</P>
9#
发表于 2006-4-10 01:42:00 | 只看该作者
<B>以下是引用<I>niko</I>在2006-4-9 0:44:29的发言:</B>

<P>楼上说的有一定道理,偏实用主义,乐观的实用主义!</P>
<P>突然想到大话西游之仙履奇缘中的最后一幕:站在城墙的武士瞥了一眼远去的、踏上西天征程的悟空的背影,轻蔑的对紫霞说“那人好象一条狗哎!”</P>
<P>悟空想必是不会理会武士的话语,即便是他可以听到的话。至于真实的是武士口中的狗还是西去的悟空,已经不需要去分辨了的。</P>
<P>楼上说的,大概也是这个意思吧?</P>

<P>楼主的思维跨度……非常的大!
<P>非常的佩服,呵呵。
<P>不过呢,你说的,好象跟我说的有点相通的地方,
<P>但是……总觉得有点不妥,
<P>至于具体哪里,呵呵,一下子说不上来。
<P>不过关于你谈及的那个经典镜头,跳开我们的论题,
<P>我想说说我的感想:
<P>世事难料,人心叵测,帮人者,其好意并不一定能让受帮助者理解或者心存感激,甚至如孙悟空者被讥笑讽刺。
<P>究其原因,可能因为受助者不知道,可能知道了不愿意承认,可能知道了承认了却不能表现出来……
<P>而这个突兀的结局给大话西游这经典电影留下了一道隽永的悲伤,象一块不可移动的巨石,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观众的心上。很意外,在观看那个镜头的时候,我竟然想到了鲁迅先生的关于悲剧的定义。
<P>呵呵,扯远了!
10#
 楼主| 发表于 2006-4-10 05:13:00 | 只看该作者
<P>继续Y00100对大话西游镜头感想的讨论:在看到这样的一个镜头时,观者的第一反映就是乐,接下来马上感觉有点不妥,再继续想也就觉着没什么太多的不妥。这也其实是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人的观念和看法虽然是在不断充实和完善之中,但无论如何充实和完善也会与世界的太多东西发生太多的冲突。在我们面对自己不可理解的时候,我们也是从试图了解到不可接受,再到放平心态的有条件接受。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成长、成熟过程。</P><P>正如楼上说的“世事难料,人心叵测,帮人者,其好意并不一定能让受帮助者理解或者心存感激,甚至如孙悟空者被讥笑讽刺。
究其原因,可能因为受助者不知道,可能知道了不愿意承认,可能知道了承认了却不能表现出来……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悟空,都会有象悟空一样帮了武士却被武士称之为狗的境遇。但悟空不会在意的,因为悟空帮武士但与武士无关。就象徐静蕾导的一个电影的主题一样——“我爱你,但与你无关”,两者异曲同工!</P><P>这也是我对楼上在前面所说的“我不会学习哈巴狗,主动要求人家给我骨头,但是当人家主动给扔给我一块香喷喷的骨头时,我先啃了再说了,即使人家把我当成一只狗!”的理解!</P><P>呵呵,也是在扯闲篇啦</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9-22 01:24 , Processed in 1.06414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