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665|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在寂寞中咀嚼人生的悲欣——评陆蠡散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7-24 10:05: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现代散文史上,陆蠡难入大家之列,然而却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而最初吸引我进入陆蠡的散文世界的,却是他的两个集子的名字:《竹刀》与《囚绿记》。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两个集名的时候,感觉它们非常有意味:竹子本来是非常清雅秀丽的东西,而与联系在一起则多了一份刚硬、强悍之气;囚绿记三字则有着十足的传统士大夫味,然而一读之下,才发现全然不是如此,这是一个完全现代的故事,并非传统文人的把玩之作。
      陆蠡无疑是一个在写作上非常节制的作家,他的三本散文集加起来总共才不过十一万字,还不到许多作家一本集子的字数。然而这薄薄的三本散文集却有着相当的份量,特别是《竹刀》与《囚绿记》,他以一种舒缓、质朴、流畅的笔调向人们倾诉着自己内心的寂寞,讲述着一个个关于人世的悲欣的故事,他是一个人在寂寞中孤独地、低低地叙说,不燥不急,娓娓道来。他不伟大,不厚重,然而当他以一个渺小的心灵去爱自己的幽暗的角落的时候,他的敦厚本身摄来一种光度,在文字娓娓叙谈之中,照亮了人性的深厚。
  一

      在陆蠡的散文中,寂寞可以说是一个关键词。这种寂寞感在陆蠡的许多散文中都可以找到,越到后期,寂寞的氛围越浓厚。这种寂寞的来源可能有两个,第一就是陆蠡自身内向的性格。陆蠡的朋友们在纪念他的文章中大都指出了这一点:和朋友们坐在一起,即使坐在显目的地方,陆蠡也不会怎么样引起旁人的注意,然而他永远不会自动地坐到一个众目睽睽的地方。他不大开口。” “他给我的印象,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即使与朋友们在一起,也显出一种寡言少语、不愿出头露面的特性。因为喜欢沉默,所以与他人的交流就不充分,而容易沉入自己的内心,耽于自己孤独的幻想,这种对个人内心世界的孤独体验,就是一种寂寞感。第二是陆蠡短暂一生中的人生辛酸的命运遭际。正如在《寂寞》一文中所写的,他幼小时追逐快乐,象猎人追赶一只美丽的小鹿,却在失望的草原上失去了它;后来他为了打发时间,埋头在一些回忆上面,却发现这些回忆又都是些不可捉摸的东西;他又想用感情的粘丝,织成一个友谊的网,用来捞捉一点人世的温存,想不到捞住的却是意外的冷落。当他长大了,去四方奔走的时候,一个人在道上孤单地走着,又不由得感叹:世上,尽有的是行人,同路的却这般稀少!于是,他如同欢迎一个老友”“开始和寂寞相习了。

        当一个人坠入寂寞的时候,他便开始了回忆。鲁迅在寂寞的时候,开始写作《朝花夕拾》,周作人寂寞的时候,写了《乌篷船》、《故乡的野菜》。寂寞源于隔离,而当一个人从很远的地方对往事投去一瞥时,这时间的距离便给它镀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光晕:回忆使人温暖。所以陆蠡说回忆中的生活是愉快的。因此作者也在寂寞中进入回忆:我埋头在回忆上面。如同植物标本的采集者,把无名的花朵采集起来,把它压干,保存在几张薄纸中间,我采撷往事的花朵,把它保存在记忆里面。然而一旦进入回忆,往事却自觉活动起来,不管是悲是喜,统统跑了进来,于是又体味一翻人生的悲欣。

1.
对温暖往事的回忆
         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经指出过,童年时代是一个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时期,它决定着一个人以后的心理、情感和人格,所以人们特别是作家喜欢回到从前,回到童年,去寻找往日的梦。而童年在一般人的眼中——特别是回忆者的眼中,总是美好的,因此,回忆就是要在往事中寻找一块可以休息的地方,安顿自己的心灵。所以在陆蠡的散文中,作者着意采撷一些儿时的琐事、趣事,甚至一些日常生活的场景、物什,让这些交织在一起,散发出特有的温馨、和美之气,来温暖自己。《灯》就是这样一篇饱和着醉人的温馨氛围的散文。在农村,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到了灯点的时候,灯亮起来了,饭也已经熟了,飘出了米饭的香味,一家人于是一边吃饭,一边和邻居闲谈,古事今事,今谜旧典,谈笑间,千百年过去了,无数的烦忧过去了,这样安稳、闲散的晚上,情味是多么悠长。而我们的作者也在这自造的氤氲气氛中忘却了世间的烦恼,获得了暂时的满足。《蟋蟀》让作者想起了自己那美丽的我的童年的光阴,如何和几个淘伴一块在深夜找到蟋蟀藏身的地方并作好记号,然后早晨再去把它抓在手里,不管露濡湿了赤脚穿着的鞋,衣襟有时被荆棘抓破,而到了秋天又为这活不过白露的小虫的命运而担忧,翻历书,问大人,而最终仍然是自己亲手把它埋葬了。《昆虫鸟兽》三篇同样都是关于童年回忆的文章。《白蚁》讲的是家乡村子里为白蚁所害、请人去除白蚁的经过;《鹤》则实际上是关于白鹭的故事:作者无意中把一只鹭鸶当作鹤来养,后来发现它根本不是鹤,于是愤而把它驱逐出门,谁知却被猎人打死了,自己又感到后悔;《虎》则根本没有涉及作者自己与虎的关系,实际上写的是一些与虎相关的往事。在这些回忆性的文章当中,虽然偶尔也会冒出一点惆怅、忧郁的调子,但整体上是一种温暖、安适、绵长的氛围,让人沉浸在往事中,仔细咂摸着往昔的岁月,感叹着时光的无情,而这种感叹仍然是老老实实,没有怨意的。

[ 本帖最后由 82年的纯净水 于 2007-7-24 10:08 编辑 ]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7-7-24 10:06: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82年的纯净水 的帖子

2.对人的命运特别是女性命运的关注
       陆蠡是一个矛盾的人。这个人从一写程度上说与沈从文比较相似。沈从文外表是那么清秀,完全是一介书生的典型,但他内里是多么坚韧,他当过兵,看到过无数的人被杀,“我在那地方约一年零四个月,大致眼看杀过七百人。一些人在什么情形下被拷打,在什么状态下被把头砍下,我可以说全部懂透了。” 他还曾经在战乱的年代送自己的好朋友穿过炮火纷飞的地区。陆蠡同样如此,他的外表刘西渭说是“不仅貌不出众,身体瘦小,而且右眼失明”,但是他却敢于在生死的考验面前毫不畏惧,慨然赴死,就像他的《秋稼》中所写的阿富一样。这说明他既内向、稳重,又为感情所冲击,左右。所以他在《囚绿记·序》中说:“我羡慕两种人”。一种是情感型,一种是理智型,而他自己则是介于这两者之间,前后都无着落:“我如同一个楔子,嵌在感情和理智的中间,受双方的挤压。”这样我们就能明白他在《竹刀·后记》中说“书中多篇未能使我满意,尤其是写作集名的《竹刀》”这句话的原因了,因为这篇作品的结尾少年的行为明显超出了理智的范围,是受感情的控制了,所以他感到不满意(因为他要在情感与理智间求得平衡),然而这却正是读者喜爱它的原因:作品前半篇很优美,后半篇则显得很雄壮,“前者在幽婉缥缈中突出一种风怀旖旎之情调,后者在慷慨悲凉中表现一种深沉雄浑之风骨,使前后形成强烈的反差” ,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他在《囚绿记·序》中说:“我欢喜幻想,我爱做梦,而我未失去动物的本能,我不能扮演糊涂,假作惺忪”,“我爱松弛灵魂的约束,让它遨游空际,而我肉身生根在地上,足底觉触到地土的坚实。”既想徜徉于幻想世界中,却又忘不掉现实的苦难,正是这种内在的矛盾使得陆蠡在回忆时,散文也呈现出两种主要的形态,一种就是温暖的往事回忆,还有一种也主要是回忆,但写的却是人的命运,特别是女性的悲惨命运。
    《谶》写的是人的命运遭际,两个女子无意中随口说出的话,没想到却真应验了。命运对人总是捉弄,所以人生无常,难以预测,这虽然充满了一种悲观宿命的气息,但却有一种苦痛的人生经验在里面,是从许多人的悲惨命运当中提炼出来的。《水碓》讲述的是一个十五岁的童养媳的悲惨命运:她嫁给了十一岁的丈夫,要忍受一切童养媳应受的折磨和虐待,而更残酷的是,“在远离人居的沙滩上”,“在雨雪交加的冬令,天地凝冻成一块”,她被迫一个人去守那水碓。“黑夜的恐怖包围着她,长夜无休息的疲劳侵蚀她”,终于在一个冬夜她被卷进臼里,捣成了肉酱!十五岁正当如花的年纪,却要忍受成年人难以忍受的折磨,而最终落得一个这样的下场,难怪作者也要一改平常敦厚的个性,而诅咒起水碓和那些食“和着人血的糕饼的人”来。《嫁衣》讲述的是作者的堂姐,同样是一个农家女的故事:“她从七岁便开始织苎”,准备嫁妆,然后又“累寸盈尺的织起带子来了”,并且在带子上织了很多吉祥的话,于是有一天她出嫁了,一两百人抬的大小箱笼,招摇过市,“照红了每一个女儿的眼睛。”然而婚后的生活却突转直下,母亲不久病逝(她原本就没有父亲),丈夫在婚后不久也一去不复返。她为他等了十年,在这十年间受尽了折磨,消耗了自己宝贵的时光,而十几年前她花了整整一个青春织就的带子、布匹上落满了灰尘,开始霉烂了。少女时对婚姻的期盼是多么美好,而婚后却是如此凄凉!嫁妆还是原封不动地放着,而十载青春已经逝去,“为了不使自己过分伤心”,她不愿意去翻动它,但还是忍不住“伏在箱子的一角,眼泪潸潸地流下来”,不小心灯却落下来,引起了火灾,带走了自己的生命。这篇文章虽然没有《水碓》中的故事那么激越,但堂姐前后命运的变化、时光的无情和堂姐最后的下场,却使人久久难忘,不得不对人生作一次浩叹。还有《网》中的那个老渔夫,时刻在等待着命运这张“网”把自己带走。这些被命运捉弄的人不仅是悲惨的,也是寂寞的,他们被人们赶回自己的世界,躲在一角,默默地舔着自己的伤痛,而“陆蠡尽力用情地抒写他们的寂寞与凄凉,也正是对自我寂寞与凄凉的人生感受的寄托与抒发。” 他们有着心灵上的契合。陆蠡在写他们的故事时,心中饱含着同情之泪,这正显示出他敦厚的个性。

      正如很多人曾经指出的,陆蠡的散文视野比较窄,涉及面不广,然而他在这“半亩三分地”的园地中的耕耘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原因正在于他的辛苦雕琢使他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具有很大的艺术价值。他作为一位浙江人,正应了江南人的那种文化个性,在自己的有限空间里进行苦心的经营,把它描绘得有声有色,别具韵味。
陆蠡的语言是很有特色的,“陆蠡口齿钝拙,情深意敛,天性纯朴且常带几分羞涩,这种性情投射到散文,使其语言自有一种别人所无法模仿的简洁雅致的神韵。用词造句不露穿凿之痕,语气节奏恰似促膝而谈,熨贴,自然。”“字里行间显得那样从容自如,不露任何吃力和用劲的样子。” 他经常用的是一种讲故事的笔调,平淡、舒缓却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于是读者像听故事一样不知不觉就沉入了他的世界当中了。在章法上,《竹刀》显出与沈从文的《湘行散记》的相似之处。他们同样是从一个地方慢慢写开,如潺潺流水,东流西转,最后才接触正题。这里我想指出的是另外给我印象最深的两点,其一是陆蠡特异的想象力,其二是在文章中对乡村旧闻掌故与物什的细述与描绘。
毫无疑问,想象力是一个作家必备的素质之一,没有想象力就没有了飞腾的翅膀,文思就枯了。非凡的想象力不仅代表了作者广博的见识,而且昭示着作者多姿多彩的心灵世界,说明他的内心世界是多么的丰富。而一个美好的想象,一个无暇的比喻,可以使一篇文章蔚然增色。在陆蠡的散文中,他卓越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蛛网和家》把“家”比喻成“蛛网的中心”,织成这“网”的是“道路”和“回忆”,人们或是走在回家的路上,或是躲在离家遥远的一角,思念着家乡,回忆着家乡的往事。朦胧中,我们仿佛看见,循着一条条归乡之路,游子们正心急火燎地赶往梦牵魂绕的家乡。同样名为《网》的另一篇文章写的却是另一张“网”——命运之网。整篇文章几乎用一个比喻贯穿:“我想说命运好比渔夫,不时不节在生命的海中下网。”而人就好比海里的鱼,不知哪一天突然就被命运之网捞走了。而这位老人刚好是渔夫,他专靠在水中下网捞鱼为生。然而孤身一人的他,岂不就是游到网边的鱼,只等着命运来收网而已?这种人(鱼)与网的比喻,完满地表达出人在命运面前的无能为力,命运对人的捉弄,让人不由感叹人类的渺小、无能。《贝舟》则显得清新、喜人,而想象也可谓超凡绝伦:由于一次在海产馆参观的经历,引起了作者一连串的联想:当作者和朋友争辩着“槎”的样式的时候,不觉间已经乘上了一只他们所描绘的“槎”来到了海外并被撇在一个孤岛上,而这里已经是“海之外,天之外,银河之外”,该如何是好呢?正踌躇间,不知从何处抛来了一只贝,让他们回去。用这只小贝如何回去?没想到一抛到水里,它就成了舟,于是乘着这贝舟他们来到了岸上——这时想象被哥哥的询问声打断。整个过程仿佛一次历险,但却有惊无险,而且妙趣不少,让人不禁有神往之感。
陆蠡还善于在散文中加入对乡村旧闻掌故细述与农家物什的描绘,增强文章的可读性与吸引力,使文章韵味十足,更耐品评。他说着自己儿时在溪边钓鱼的情景:“‘咝……’在水面上撒一把米,说‘大鱼不来小鱼来’”,然而,他把半袋白米都撒完了还没鱼上钩,于是他抓起一把沙撒了下去,不一会却有一只寸长的鲫鱼上了钩!(《溪》)他会告诉你“妇人用左手打人会使人临到不幸”,“迷路人倘若遇见左缠的藤,那是碰到鬼了,将寻不到要去的地方。但是你可以把它砍下,拿回家来,便会得了一根极神秘的驱邪的杖”。(《竹刀》)虽然有迷信之嫌,但是作为一种民间的习俗却也并非完全是空穴来风。他还告诉你一位贫士无意中听到山灵的私语,知道了在某株大漆树下藏着一缸金和一缸银,但人不能随便走近,因为漆树会让人“头脸发肿见不得人……但是如果用了绿豆芽煎汤,洗了脸,抹过身,”就不怕了,贫士到处宣扬他的奇遇,当人们问他为什么自己不去发财时,他回答说:“因为我根本没有钱买绿豆芽煎汤啊!……”(《庙宿》)这些故事,让人读了也不由会心一笑。
他知道为什么“灯碟”要用铁铸,因为它易脏变得黝黑,而铁铸的放到火中一烧,脏物尽去而灯碟如新;他原谅了祖父砍去自己栽种三年、已经开花结果的果树,因为“果树给园圃遮荫,树根使菜根发苦”,农民不喜欢;他还告诉我们可以从水泡判断水下面的情形:“一连串断续的水泡是表明水底有动物钻动。一只鳖,一条鱼或是一个大蚌移动它迂缓的脚步。疏朗的小小的象圆珠子的水泡,则是因为池底积下腐朽的植物化成沼气,渐渐聚成颗粒,透出水面来。”这些都是朴素的乡村的道理,却是乡人在无数代的承袭中留传下来的生活经验,是宝贵的。
有人说,读陆蠡的散文,“就得像倾听恳挚而从不张扬的挚友谈心那样,才可能愈读愈有味道。” 确实,在娓娓道来的絮谈中杂入故乡的趣闻故事和乡间的生活经验,既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无意间又使文章显得更贴近生活,贴近人的心灵,从而拉近了文章与读者之间的距离,织造出一种散淡、平实而又意味深长的意境,使读者也留恋其中,不忍离去。

     陆蠡凭着高超的艺术技巧和过人的艺术禀赋,以三十四岁的年轻短暂的生命(1908-1942),却留下了三本质量颇高的散文集,并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至今还让人们不断地怀想他,我们也可以说陆蠡是幸运的。


[ 本帖最后由 82年的纯净水 于 2007-7-24 10:08 编辑 ]
板凳
发表于 2007-7-24 10:44:49 | 只看该作者
陆蠡的散文中割不断的是对家乡的思念,

文中多的是回忆他童年生活中的村庄,

那儿的人,那儿的事。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7-7-24 10:54:5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闲云散人 于 2007-7-24 10:44 发表
陆蠡的散文中割不断的是对家乡的思念,

文中多的是回忆他童年生活中的村庄,

那儿的人,那儿的事。



现在的村庄,现在的故居........................................

有我的一份责任啊,惭愧啊
5#
发表于 2007-7-24 17:51:48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楼主有心人!
6#
发表于 2007-7-24 23:30:19 | 只看该作者
好文
为家乡有陆蠡这样的文人而自豪

[ 本帖最后由 芦苇笛 于 2008-3-10 21:57 编辑 ]
7#
发表于 2008-4-12 18:21:31 |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8-4-13 21:06:40 | 只看该作者
所以我还是喜欢读以前的老散文,内容精炼却隽永,丰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11-16 03:22 , Processed in 1.11085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