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一诺千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榧树灵溪印象——雀替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7-4-2 09:03:57 | 只看该作者
先喜欢一下这个柱子。。。。。
12#
发表于 2007-4-2 09:10:21 | 只看该作者
这叫雀替,是古建筑特色构件之一,是最能体现长江中下游地区汉族建筑风格的建筑构件。它安置在梁与柱交点的角落,以加强梁柱和减少跨距,具有稳定和装饰的功能。明朝才广为运用,清代时成为一种风格独特的建筑构件,其形状如双翼附于柱头两侧。雀替可分七类:大雀替、龙门雀替、雀替、小雀替、通雀替、骑马雀替和花牙子等。图案有有龙、凤、仙鹤、花鸟、花篮、金蟾等各种形式,雕法则有圆雕、浮雕、透雕。 雀替的作用与其说是结构性的,不如说是结构和美学的产物。
    榧树和灵溪雀替的风格浑圆敦厚,颇有古风,是典型的南方纯熟的汉文化风格。
13#
 楼主| 发表于 2007-4-2 09:13:0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海厂长!
14#
发表于 2007-4-2 10:25:02 | 只看该作者
哈哈,看来石头已陶醉于榧树村了。

牛脚与雀替,俺以前也以为是一样,其实是不同滴。

柱的前端饰物为“牛脚”,柱的左右饰物为“雀替”,

石头传的是“牛脚”与“雀替”了。

此宅的牛脚为花草图案,如楼2 的荷花,

花草上为戏文的雕花板。

戏文人物的头部在“破四旧”时被毁。

[ 本帖最后由 闲云散人 于 2007-4-2 10:33 编辑 ]
15#
 楼主| 发表于 2007-4-2 12:12:18 | 只看该作者
哦,学习了!
16#
发表于 2007-4-2 17:16:03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小时看不清也不懂
夜黑时从下面经过,抬头看
常觉有一种神秘感,且害怕。
17#
发表于 2007-4-2 22:32:45 | 只看该作者
要打灯拍才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6-1 20:44 , Processed in 1.07615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