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8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吃相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 13:20: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农村长大的我,小时候,身边所见之人全是自食其力的。饿了就吃,粗茶淡饭,亦可求饱,即便是普通农妇,饭量也不下两碗米饭。一顿饭下来,作为壮劳力的男人通常是满头大汗,饱嗝连连,歪在椅子上露胸敞怀,一边毫无顾忌地剔牙,以便商量着生计。三口之家,一天需得一升半米煮饭,少则不饱。假如有十多岁的男孩,还需加餐。能吃成为当时判断是否具备劳动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假如某某饭量小,那就是两种猜疑: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或则就是吃公粮的。

       小时后过年去亲戚家吃饭讲究很多,我记得去吃饭前,母亲总会有所交代:不可以身支桌、不可两手趴在桌面上、狼吞虎咽,咂吧有声、更不可面对菜盘时举筷不定,也不可把筷子伸到盘子的对面夹菜。


       记忆深刻的是小时侯吃饭不可以以手指托着碗底,估计是碗大手小,怕一失手掉到地上摔碎,浪费钱财吧。但那时候父母越是强调,我却越会偷偷的试试这样端碗的动作,结果也是碗碎饭铺地,只剩筷子在手,所以挨过几次教训。

       以后开始羡慕新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电视上、书籍上介绍其民风粗犷淳朴,饮食上讲究少,吃相上也比较宽容,很适合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人。现在山东这边,大盘鸡、手抓饭、烤羊排等,需放开手脚吃,丝毫不顾虑《周礼》说的什么“毋啮骨”,不想什么“割不正不食”,吃饭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如今的人都富裕了,个个膘肥体壮、脑满肠肥,聚餐时已不复当年之勇,不再会为一盘肉争抢。大家正襟危坐,佳肴满桌却浅尝辄止,吃饭沦落成为应酬公式,饮食乐趣少了很多。
沙发
发表于 2010-1-12 14:38:48 | 只看该作者
社会进步的体现!
板凳
发表于 2010-1-12 18:50:41 | 只看该作者
孔子要气死,哈哈
地板
发表于 2010-1-12 20:19:35 | 只看该作者
想当年到北山挑炭,一歺吃了一升米的饭(1.5斤米)。那个饭香呀。现在够三天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6-1 18:53 , Processed in 1.08970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