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zhaopa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天台丰韵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6-6-7 01:43:00 | 只看该作者
天台真有楼主写得怎么美吗?不过楼主说得也有道理:爱之则美。天台本来就不错,加上楼主的爱乡之情就自然是非常之美了。
22#
发表于 2006-6-23 22:32:00 | 只看该作者
续呢?咋还不写呢?/
23#
发表于 2006-6-24 12:33:00 | 只看该作者
待看,
24#
 楼主| 发表于 2006-7-1 00:02: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上几位的关心,这十多天一直在外面出差,刚今天早上回到杭州。过两天再写续文。
25#
发表于 2006-7-1 03:47:00 | 只看该作者
期待期待...
26#
发表于 2006-7-6 20:32:00 | 只看该作者
<p>楼主的文章让我感觉到楼主是个感情细腻的人。确实美是需要发现和感悟的。</p><p>但是,对天台,我们在讴歌的同时,更要看到她的不足,奋发而发展。</p>
27#
 楼主| 发表于 2006-7-9 21:56:00 | 只看该作者
<p>感情细腻算不上吧,在实际生活中我是比较粗心的。呵呵。</p>
28#
 楼主| 发表于 2006-7-9 23:31:00 | 只看该作者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寺</p><p>不经意间,一座青苔黑石的小石拱桥横卧。桥西立有一石碑,镌刻着“一行到此水西流”,传说一行为《大衍历》到天台山求师算术,到了这里刚好下过大雨,东西两涧水流湍急,下游水向西回流。走过小桥,“隋代古刹”四个凝重清隽的巨字跃然面前。“寺若成,国即清。”故寺名国清,更成为中国佛教第一宗天台宗的祖庭圣地,每年有无数僧尼和善男信女前来礼圣拜佛。寺院前溪后山,顺循山势布局,殿宇恢弘大气、格局厚重有致。沿山而上,立于高处,圆柱方穹、飞檐起翘、琉璃脊背,巍峨佛殿、庄严气象,微风拂过,檐铃脆荡。远近双塔相应,近处的隋塔庄重宏伟、远处的梁妃塔玲珑小巧,再近处又有苍松碧柳、层次鲜明颇有意韵。山麓有一棵通灵的古梅,相传为隋代高僧章安大师所栽,老迈遒劲、冠盖丈余,每年腊月疏枝横空、暗香浮动,然在文革中曾枯萎不发似有愤愠。郭沫若曾有诗“塔古钟声寂,山高月上迟。隋梅私自笑,君梦复何痴。”</p><p>世事变迁、桑海沧田,一千四百年,弹指一挥间。古寺历经无数苦难屹立天台山麓,佛法如海、广阔无边。是真是假,是醒是醉,是实是幻,是得是失,是死是生,即使如今于你我如同千钧,转眼便是过眼云烟。唯有我佛庄严普渡众生。佛教天台宗独具系统,别有体系,主张“定”、“慧”双修,尊崇《妙法莲花经》,认为众生都有佛性,众生皆能成佛。佛教天台宗的创立,是佛教中国化的真正开端,就此一点就天台宗在中国佛教史和中国文化史便占据重要地位。而国清寺作为天台宗的祖庭,地位独特。</p><p>登至后山,凭栏而立,眺望远山,迷蒙细雨、扑面清风、钟罄梵音,观望景致,心静情穆,天下万物一体、更觉佛法高深非我等俗人所能通明。</p>
29#
发表于 2006-7-26 00:37:00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漂在异乡</i>在2006-6-6 17:43:00的发言:</b><br/>天台真有楼主写得怎么美吗?不过楼主说得也有道理:爱之则美。天台本来就不错,加上楼主的爱乡之情就自然是非常之美了。</div><p>是楼主写的美</p>
30#
发表于 2006-8-3 13:09:00 | 只看该作者
<p>如果加上图片,是不是就更美了。</p><p>没去过天台的说</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6-1 22:13 , Processed in 1.05939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