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830|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海口笔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5-16 14:46: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海口笔记


我在深夜十二点到达海口美兰机场。这个机场的名字很动听,像城市的码头“秀英”一样,让我想到东南亚的少女,眼神深邃、笑靥迷人、身材窈窕,这是不是热带城市的诱惑?也许是隐喻吧!我挺挺身体,拂开深夜袭来的倦意。
夜色浓重,黑暗遮掩了城市的一切。我看不到这个城市的任何景致,无论是近处还是远方。空气中有股海边特有的咸味,大海应该就在不远,我找了个角落,想听听海浪的声音,可是没有,我听不到任何关于大海的声音。浓浓的暮气,团团包围而来,潮湿的晚风裹挟着豆大的雨滴,劈劈啪啪向我打来。我的情绪顿时有些低落,这个南方之南的岛屿一直让我向往。可是我没有想到自己就像一个不速之客,半夜里闷头闯了进来,结果这个城市拒绝我的注视。
景致都已隐退,只剩下机场大道上一排惨淡的路灯,无力地撕开黑暗,刺出几圈圈昏黄的晕轮,缓缓地伸向远处。马路中间婆娑的棕榈影影绰绰,反而越发显得矮小。
第一次上岛,第一次来到海口。我只能用自己的触觉、嗅觉和听觉与它握手。
也许这个城市还残留着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那场房地产开发潮流的余绪,道路就像没有完工的烂尾楼,坑坑洼洼,无论是机场大道,还是去海甸岛的马路,一路颠簸,车子驶过,低洼处的积雨飞溅开来,一个行人躲闪不及,甚至被淋了一身。这是一个省会城市吗?我想起了老家乡间的机耕小路。
空气闷热,有些粘稠,衣服紧紧地贴在身上,皮肤像涂了一次浆糊。我觉得我得脱光衣服,是不是必须赤裸,或者黝黑的皮肤,才能匹配这热带的晚风?这种轻松一下子到来,让人慌了手脚。江南还是早春三月的乍暖还寒,可是穿着长袖外套的我坐在海口的出租车上,大汗淋漓。
深夜的海口已经入睡,和中国的其他城市一样,熬夜的都是夜总会、歌舞厅。一路过来,眩目的霓虹并不多,相反,零零碎碎的霓虹有些虚弱,更加衬映了城市的宁静。我找不到任何线索去想象当年这个城市的歌舞升平,以及门口停满豪华跑车的奢华景象。
这就是海口给我的第一印象。没有淘金者对未来的挣扎和渴望,也没有前度刘郎重回故地的萧索和落寞,更没有旅者的悠闲与从容。我只是有点疲惫。这个时候我丧失了关于这个城市的多余想象。自己只想早点赶到目的地,找到在海甸岛上的研究院,因为这是我来到这个城市的唯一理由。
我至今对2个月前的那次参加开学记忆犹新。大雨滂沱中,我根据电话联系中告知的地址,听凭出租车司机穿越连接两座海岛的大桥,在大街小巷中驰驶,去寻找那家著名的五星级酒店,因为研究院就在酒店对面。然而土著司机只是约略知道研究院大概的方位。夜深中,我只能强打精神,和他一起找路。幸亏人民大道并不大,司机稍踩一下油门,研究院就在酒店的斜对面出现了。当我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浑身湿透地站在研究院宾馆总台前,一个帅气的南方男孩,站了起来,微笑着用带着浓重粤语口音问我是谁时,我舒了口气。我终于到了。
这是一个开始,也是一段经历,更多是自己对自己的一份期许吧。2007年春天,我贸然闯进这个海岛,到这个城市的一个研究院,开始了我的博士研究生阶段学习。在这此前,我准备了4个月,等待了3年。

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考博?我讲不出条分缕析的理由。也许是一种情结,也许是一种冲动,也许是一种命定,它似乎折射出了我潜意识中的非理性。所以当一个朋友向我提问时,我沉默了。我不能说清这种非理性是什么,我也不能说清这种非理性不是什么。但是这种非理性缠绕纠缠,从毕业开始,就蛰伏在我的内心,只是等着在合适的时间抽穗吐芽。我知道它总有花开的一天。隐约中,我模糊地触摸到这个非理性存在的边界,就像抽水一样,让我逐渐看见了河床。考博不是沽名钓誉。在当下,权势金钱的收益远比这个博士头衔来得大,与其花这么多的精力去拿个学位,不如争取些实际的利益更能让别人眉开眼笑。考博也不是改变命运的契机。虽然很多人这么看,也这么做,但我有所保留。我的同学,在不满于工作带来的失落时,纷纷选择了重新回炉读书,希望能够改变异化的状态,可是结果却发现,“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把希望投进去,将来产出的照样是苦笑,是茫然,是妥协。
我知道,对这个意义的追问,像活着本身一样,最后只能让人无所适从。一个人不能等到搞清楚的时候再去选择,你最好停止追问,拿出行动来!
我曾痴迷于佛学,并试图联系了某著名社科院的宗教研究所,可是最后只能放弃。现实总是制约着结构中的人的选择。
去年,我和一位自己尊崇的老师取得联系,希望能投其门下,亲炙教诲。老师告诉我,他同时在海口某研究院兼职,建议我不妨通过研究院的平台实现想法。研究院招考的科目迥异于自己以前所学,当看见简章上的参考书目录时,自己流露了些许胆怯。这次努力有没有结果,我没有把握,但我想必须试试,这样也算对内心一直以来的那个念头有所交代。从夏季开始,咨询、报名、复习,我投入了极大的精力。那段日子,时间被切割得整整齐齐。一俟白天八小时工作结束,我就立刻关闭手机,背着厚厚的参考书,跑到寓所附近的浙大华家池校区,间杂在陌生而年轻的脸孔里面复习。说是复习,实际是学习一门新学科的过程,以前如果说有所了解,也是一种常识,我不可能凭着常识去考试。
一个月后我飞赴一个遥远的城市,在缤纷的雨雪中走进了大学的考场,三个月后又在连绵的大雨中,走进了研究院的新生报到大门。

如果要发思古之幽情,这座新兴的滨海城市恐怕让人失望。历史似乎并没有在此熏染浸淫,沉淀出一种可供凭吊的氛围。相反,这块地远天偏的海岛,在中原文化的藩篱之外,即便是贬谪刺配,也少有问鲜者。过去海南岛给人的印象,一是根本不适合人居住,潮湿气闷,一切东西无不发霉。如果获罪至此,就难有生还内地的希望。北宋元佑党争,数百大臣削爵流放,也就是苏东坡一人谪迁到海南。苏是当时政坛一时之选,为防止卷土重来,当政者的用意可谓良苦。出发前,苏氏写道:“某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春与长子迈诀,已处置后事矣。今到海南,首当作棺,次便做墓。仍留手疏与诸子,死便葬于海外,生不契棺,死不扶柩,此亦东坡之家风也。”内心之伤感,前路之难卜,可想而知。二是贫瘠困厄。可以说要什么没有什么。当地的居民黎人大多吃芋头喝白水当作饭食。苏东坡苦笑着说:“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然亦未易悉数,大率皆无尔。”
不知是现在人们的选择减少,还是审美在时空中开了历史了玩笑,今天的人只会艳羡苏氏的遭遇。海南是刻下国人旅游的热门所在,三亚据说已成为俄罗斯新贵度假的首选之地。碧海金沙、微波轻浪,长风万里、水天相接,一年四季,不计其数的游人涌进这个海岛。没有传统,并不要紧,那是文人的事情,要紧的是眼福、口福。打开海口的地图,遍地都是“温泉别墅”、“高尔夫球会”、“度假山庄”,这是一个人间的天堂,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握着一块金砖,我们都可以打开它的门。

到海口的第一个清晨,我就想去看看白沙门。
这是我关于这个城市另一个牵挂,来自于潘军的《海口日记》。这位洒脱又有点自以为是的男人在这篇著名的中篇小说一共两次提到白沙门:第一次是他开车遇上一位随便到哪里的小姐,他建议她去白沙门,那里风大;第二次是他想泡一个喜欢的女郎,也许是一个梦吧,他没有勇气戳破,于是在一场音乐会之后,他把出租车的顶灯卸了,去了白沙门,那会儿月亮刚升起来,海上罩着一层烟霭。
这给白沙门抹上一层玫瑰色,虽然有点蓝色调。我爱看这篇小说,我也期待着和作家有一次不在场的握手或者交流。
研究院就在白沙门附近,步行十分钟。那天清晨风很大,棕榈树追逐风而去,哗哗响得厉害,风带来潮润的海味,但是天空阴冷,不时有小雨飞下,我不知道是该穿上外套还是一件T恤。通过白沙门的道路正在整修,泥泞不堪,一个光着膀子的男人迎面跑步而来,吼着邓丽君的歌,又扬长而去。
沙滩上到处都是零乱的脚印,可是出奇的静谧,没有人。春节过去不久,散落的鞭炮纸屑粘在沙子里,红红地摊了一地。风确实很大,我都稳不住脚。没有礁石的唱和,海水只是远远地冲过来,低吟一下,又退了回去。我沿着海岸线往前走,希望能找到一块平整的沙滩,可是这只在海浪冲刷的地方才能实现。我刚写好字,一层浪过来,又湮没了。我的努力是徒劳的。这是白沙门沙滩吗?我有点失落。有期待才有失落,我到这里来是期待什么?一次重续前缘的心灵旅程?还是一场充满好奇的他乡艳遇?答案百无聊赖。作品本来就是虚构出来,作者无非借助这个地方完成了他的叙事。而我却幼稚而固执地认为在这个地方能感知、捕捉到当时的气息。我有些难过。我忽略了我应该在虚构中完成与作家的握手,重要的不在于是否来过,而在于是否想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远方的风景令人痴迷,可是你只能站在远方看,走近了,也许只能遭遇伤心。既然这样,那又何必去远方呢?
潘军还提到一条船,我不想去看了。
2007-5-16


2007-5-16


[ 本帖最后由 失足青年 于 2007-5-16 16:56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 街币 +20 魅力 +2 收起 理由
abracadabra + 2 + 20 + 2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发表于 2007-5-16 14:53:0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各地的机场名称,真是非常之有意思,如果凑齐了看,很有地方特色。
楼上的文章,很随性,笔触巧妙,好像一个人啊。
这个失足青年,敢情还是个马甲,哈。
板凳
发表于 2007-5-16 15:11:55 | 只看该作者
偶知道楼主是谁了:D

[ 本帖最后由 无愁河 于 2007-5-16 15:14 编辑 ]
地板
发表于 2007-5-16 16:03:53 | 只看该作者
海口的印象就是这样。好文章!
5#
发表于 2007-5-16 16:08:26 | 只看该作者
海南这两个字,二十年前和深圳一样,可是多少人的梦想啊
6#
发表于 2007-5-16 16:11:05 | 只看该作者
无冬的海南,全年平均温度18摄氏度,更喜欢江南四季分明,车开在路上常常宽阔得另人发愁,口味寘淡,适合旅游吧.
7#
发表于 2007-5-16 16:21:45 | 只看该作者
幸好没有在海口失身,哈
8#
发表于 2007-5-16 16:55:38 | 只看该作者
海口太小了,作省会实在有点勉强。
9#
发表于 2007-5-16 22:29:55 | 只看该作者
哈哈,马甲
太明显了!
10#
发表于 2007-5-16 22:34:20 | 只看该作者
MS都知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6-2 17:45 , Processed in 1.09828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