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闲云散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摩崖无语 (系列)

  [复制链接]
101#
发表于 2012-9-26 09:09:5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发表于 2012-9-26 15:03:29 | 只看该作者
闲云的文字,加上冰之或弘奇先生的照片,一本图文并茂的天台山外史呼之欲出。

有没有活动,下次一起参与玩玩,

点评

好的,去看看你当年作文中的那块大石头。  发表于 2012-10-18 08:29
闲云老师带路,那是大大的好,上次去万年寺一游,已经是两三年前事了。要不再约在过年前后?  发表于 2012-10-17 00:53
俺来带带路还是可以的。  发表于 2012-9-27 10:24
嗯,合适的时间搞个合适的集体活动,蛮好  发表于 2012-9-26 23: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楼主| 发表于 2012-9-26 21:05:04 | 只看该作者
香帅最近是忙并快乐着!

这一系列现已完稿,写了55篇,
天台山现存的摩崖石刻和主要石碑都已写到,
一些消失的,也尽可能从史资中寻到,包括一些民国的老照片和拓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发表于 2012-9-26 23:41:46 | 只看该作者
“每因流水想天台”,这话说得多好。就凭这句,郁达夫也算是天台知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发表于 2012-9-28 10:02:16 | 只看该作者
老兄,这个系列出版后,我先购买十册赠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楼主| 发表于 2012-10-9 14:13: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闲云散人 于 2012-11-7 20:32 编辑


念持 (清)袁子羽  字在天台山高明寺幽溪)

                                    【贰拾】念持
    夏日的午后,一阵凉风,吹过弄堂。在弄堂尽头的水门口旁,一位老太太端坐在竹椅上,厨房里的晚饭已烧好了,只等着家人的归来。白色的布衫已有点洗熟了,发髻一丝不乱盘在头上。手中的那串菩提佛珠,已念了一辈子,都包浆得暗红了,时时都蕴含着老人温润的手泽。柔软的夕阳落在那串佛珠上,温馨而祥和,手指轻轻地捻着每一颗佛珠,嘴唇慢慢地蠕动着,那句念了几十年的“南无阿弥陀佛”还是念得那样地虔诚。这一场景在天台古城的每一条弄堂都能见到。人们称这些老太太为“吃素老太婆”。
    作为佛国仙山的天台山,那些寺院与道观都建于城外的清山绿水间,而在古城内的居民与这些寺院道观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每当寺院的法会,居民们就是香客,她们背着香袋,带着家人到国清寺烧香拜佛,以求家人的安康。他们与僧人一样都相信菩萨,许多人都有另一种身份——居士,那是没有出家的僧人。僧人在寺院中念经礼佛,居士在家中也同样念经礼佛。他们念的是同一本经,拜的也是同一个菩萨。
    旧时古城的大户人家家中大都建有佛堂,佛堂庄严而恬静,家中小孩是不能随意进入的。点一支香,心也静下来了,桌上摆开的是一本经书,《金刚经》或是《妙法莲华经》。诵经的态度是那么的虔诚,虽然经文早已会背,而是十分细心地看着经书。一柱香燃尽,一卷经也诵完,念经随文入观,体解佛陀的智慧。念经能净心,也是一种功德。
    也有许多人家在后天井的墙上建有佛龛,佛龛多由石板建成,观音菩萨的佛像就供奉在中间。溪头原涌江堂民居就有一座佛龛,民居建于民国初期,佛龛的两边刻有一幅对幅:“细柳长春沾法雨,迷津广济渡慈航。”说的是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她手中的杨柳枝和净水瓶就能除秽驱魔,治病救人。佛龛中的观音菩萨面目慈祥,保佑着主人的日日平安。主人平日吃素念经,坚持每天上香,每遇节次,也必烧上几碗素斋,供于菩萨之前。
    其实,像这样的民居,天台还有很多,佛龛大都做工精湛,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反应出民间普遍的信仰。深山的寺院与古城的佛堂构成了佛国别树一帜的景观。
    高明寺前幽溪旁的一块山岩上,镌有“念持”二字,高五十厘米,宽一米四十二厘米,为平列,字体端庄,署名袁子羽。念持意为念经持咒,是僧人修持的方法,也是俗家修持的方法。字写得洁净脱俗,是在一种平和的心境下写下的书法。袁子羽为清邑人,与天台文人褚传诰为好友,有《子羽随笔》手稿留世。这位读书人是否相佛,我们不知道,但是敦厚内敛的风格,倒有一点出家人的明净。
    在“念持”左边的另一块山岩上,有一方没有署名的摩崖“南无阿弥陀佛”,这恰好是一句咒语。当我们看到“念持”二字时,或许会情不自禁地念出这句最为熟悉的咒语。
    “南无阿弥陀佛”,当我们漫步于古城的小巷,这句咒语时时会从小巷的某一扇木窗中飘出,顺着念经声,我们会发现,十多位老太婆聚在一起念经,这种活动随处可见。此时,我们突然间明白了天台古城与其它古城的不同之处,它是一座佛国中的古城,有古韵,更有佛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发表于 2012-10-17 00:54:45 | 只看该作者
老太婆们当街聚众念经的场景,真是好久没见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发表于 2012-10-17 16:31:17 | 只看该作者
abracadabra 发表于 2012-10-17 00:54
老太婆们当街聚众念经的场景,真是好久没见过了

杭州还有哩。

小区里有老人去世,还见到过几次,一帮老太婆念经,场景跟天台很像,据说还有专门的组织,一条龙服务,当然辛苦费也是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发表于 2012-10-17 16:32:29 | 只看该作者
闲云散人 发表于 2012-9-26 21:05
香帅最近是忙并快乐着!

这一系列现已完稿,写了55篇,

春节前后,再集体出游一次吧,天台已经很陌生了,闲云带我们逛逛。我高明、石梁都没去过。

点评

高明、石梁摩崖比较集中。  发表于 2012-10-18 08: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发表于 2012-10-19 17:25:02 | 只看该作者
嗯,这事就这么定了。到时我再发个报名贴,哇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6-1 20:25 , Processed in 1.08402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