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abracadabra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淘书流水帐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2 23: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1、《最好的时光——侯孝贤电影记录》朱天文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11月版 定价:25.00
这是一本带有浓郁怀旧情怀的电影史。第一部分电影小说   第二部分电影剧本   第三部分关于电影   第四部分一部电影的开始到完成



2、《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日)村上春树著,施小炜译  南海出版社 定价:25.00

之前看过村上的一些书,没有特别的印象(尽管他一度是小资的代名词),可能是他笔下人物的生活离自己有些远吧。
今年读了村上春树接受“耶路撒冷文学奖”时的演讲稿《我永远站在蛋的这一边》对村上有了新的认识。他是个什么样的作家?是什么原因使他具有别样的一种社会责任感?这是我买《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一书的动机。书还没有看完,但他对跑步的坚持足已让我惊叹!
说到跑步它让我想到一些镜头:电影《阿甘正传》中的阿甘在跑步,电影《马拉松》里的那个自闭症的孩子在跑步,再就是2008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中中国选手任云龙的身姿。对跑步看起来情有独钟,然而总是坚持不了。

抱歉,很想配上图,只是不会。

[ 本帖最后由 abracadabra 于 2009-8-23 01:54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沙发
发表于 2009-8-23 12:2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9# ttwyf 的帖子

谢谢版主abracadabra 帮我配上图,这样看起来好多了。
板凳
发表于 2009-9-4 22:3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教堂 作者: (美)雷蒙德·卡佛 译者: 肖铁

大教堂 作者: (美)雷蒙德·卡佛 译者: 肖铁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装帧: 精装
出版年: 2009-01
售价:25元





这本书让我很想一口气看完它,尽管这是不可能的----结果是花了两天时间看完。

没有哗众取宠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趋炎附势仰人鼻息的文字献媚,他只是长久地凝视,然后以简洁而精准的文字来描述,描述底层人物的生存状态----失望、无望乃至绝望。(尽管其中的《好事一小件》与《大教堂》也透出一丝丝的亮光)整个文集读下来,不知不觉间被一种冷利的生存恐惧袭倒。用卡佛自己的话说:“写一句表面看来无伤大雅的寒暄,并随之传递给读者冷彻骨髓的寒意,这是可以做到的。”是的,他做到了。

看外国小说对译者的依赖有时候是很恼人的。同样是翻译的书,前边村上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读来不是很畅快,而这一本《大教堂》却很合个人胃口。读完小说读后记,译者的一句:“我们在两所不同的大学里读书,只有在和她这几年来间断相聚时,我们才会有一点点安稳和家的感觉,让我们知道自己还不是卡佛笔下的人物。”让人更是唏嘘,相信译者并非为译而译,而是为了喜欢。

我非读书人,与书痴、书虫、书鱼更是沾不上边。只是偶尔爱看闲书,看到畅快处有时就想说与人听,真要说出一本书好在哪里,又总觉得词不达意,无以名状,真抱歉。

[ 本帖最后由 ttwyf 于 2009-9-4 23:01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地板
发表于 2009-9-30 22:4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旧书的价值----《人生的智慧》叔本华



人生的智慧

作者: 〔德〕叔本华 著 张尚德 译
出版社: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类别: 哲学
出版时间: 1987-06-00    印刷时间:1987-06-00
开本:32开   页数:118页   
装订:平装   


        无意中发现这本书在网上居然有标价35元的(原价1.25元),http://youa.baidu.com/item/8eef38228b4c607d42481e45

       哲学于我应该算一门高深的学问,不敢罔谈,然而这本小书却没有过多高深的理论,而是以平实的事例告诉我一个有智慧的人,对于人生应该采取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对于我来说它的价值远远高于35元,它令我时不时拿出来观照现实的人生。

       “人生就像一个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摆动。”这是喜欢叔本华的人比较喜欢引用的句子,在这本小书中张师译为“痛苦与厌倦”。

       书中叔本华认为:痛苦与厌倦是人类幸福的两大敌人,贫穷和困乏带来痛苦,解决了痛苦也即远离了贫穷和困乏,厌倦就会趁虚而入。心灵空虚是厌倦的根源,也是产生奢侈浪费与灾祸的原因。要避免灾祸的最好方法,莫如增长自己的心灵财富,人的心灵财富愈多,厌倦所占的地位就愈小。世上才智有限的人易生厌倦,因为他们的才智不是独立。
       他还认为:任何人都不应向他人,或外界索求太多。到头来,任何人都是孤立的,在任何事情当中,人最后必须,也是仅能救助的还是自己。他还引用亚里士多德关于幸福的定义:“幸福是自足”,这让我想到中国的一句俗语:“知足常乐”。
       在人的一生中,认识自己,正确定义自己,摆脱无谓的“别人会怎么看你”这个问题,也许会让我们活得轻松一些,然而就是认识自己最难,知足最难。

[ 本帖最后由 ttwyf 于 2009-10-2 15:03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5#
发表于 2009-10-2 15: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9# 桑吉嘉 的帖子

“得意时候有敬畏,失意时分不消沉”说得真好!

“今日之东,明日之西,青山叠叠,绿水悠悠;走不尽楚峡秦关,填不满心潭欲壑.力兮项羽,智兮曹操,乌江赤壁空烦恼!忙什么?请君静坐片刻,把寸心想后思前,得安闲处且安闲,莫放春秋佳日过.

这条路来,那条路去,风尘扰扰,驿站迢迢;带不去白璧黄金,留不住朱颜皓齿,富若石崇,贵若杨素,绿珠红拂终成梦!恨怎的?劝汝解下数文,沽一壶猜三度四,遇畅饮时须畅饮,最难风雨故人来. ”

好联一付,感谢分享!
6#
发表于 2009-12-6 20:2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江湖丛谈

奇人奇书。


      05再版说明
       本书是我国现今仅存的一部客观而又比较全面地介绍江湖行当、行话和内幕的书籍。
  作者连阔如(1903—1971年)是我国著名的评书艺术家。他原名毕连寿,满族人,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从12岁起就出外谋生,先后在北平、天津的首饰楼、照相馆、杂货铺、中药店当过学徒,还到烟台、大连做过小买卖,摆过卦摊。之后,他拜师学说评书,艺名
  连阔如。30年代,他以云游客的笔名,在北平《时言报》发表长篇连载《江湖丛淡》。1938年由时言报社结集出版,共三集。这本书除了介绍北平天桥、天津三不管等地的变迁以及艺人小传、艺人生活状况外,还以大量的篇幅着重记述和揭露了清末至30年代这一时期江湖行当的内幕以及危害社会的种种骗术,劝诫人们不要贪便宜上当受骗。
  由于作者具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一颗正直善良的心,他同江湖上的一些人又有很深的交往,所以他能透彻地了解江湖内幕,并勇敢地将它书写出釆,公之于众。且该书写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真实可信,因而颇受读者欢迎,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我们征得连先生的女儿连丽如同志同意而再版此书,并认为此举具有现实意义。尽管由于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变迁,江湖上的某些行当已经消失了,但是不可轻视的是一些绝迹多年的社会丑恶现象又重新泛起,如坑、蒙、拐、骗、偷、盗以及赌博、卖淫嫖娼、算卦相面等。阅读本书可以得到颇多的教益,帮助人们提高辨别能力,识破社会上种种罪恶活动。而本书还是一种历史资料,对于了解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研究曲艺的历史以及北京天桥、天津三不管等地的变迁,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6-15 14:46 , Processed in 1.07982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