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0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文革”的记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10-8 18:4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658" border="0"><tbody><tr><td height="10"></td></tr></tbody></table><!--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620" border="0" style="MARGIN-BOTTOM: 0px;"><tbody><tr><td class="c01">“文革”渐行渐远,屈指已然30年了。 <br/><br/>中国人也许是世界上最健忘的。人们现在忙着挣钱,忙着买房,忙着生计。且不说抗日战争,就是被彻底否定的“文化大革命”,也已经很少有人提了。著名学者季羡林的回忆“文革”,在网上竟遭到一些人的漫骂,有几个人在网易上已经公开为“文化大革命”评功摆好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讲讲记忆中的几件事,算是抛砖引玉吧。 <br/><br/>我记事于“文革”后期,那时生活在华北平原一个普通的村庄。1976年的7、8月份,我初中毕业。因为是“贫下中农”推荐,所以没有上得了高中。历史上恐怕只有那年是学校不拿任何意见,完全由村里推荐上高中的。退而求其次,父母便想给我找找上道班,一个管理维护道路的小班组,在村里拿工分,县里给补助。和县公路管理站已说好,却被村大队支部书记一句话给否了:“他没有参加过生产劳动。” 那时无论干什么,是否参加过生产劳动,都是一条重要标准。比如上大学或中专必须参加至少两年以上的生产劳动,才有资格参加所谓贫下中农的推荐。而当时的一个事实是:书记的儿子初中没毕业便去城里当了合同工。那时的合同工是可以转为正式工人的,后来的结果也是这样。马列主义只对别人不对自己,此之所谓也。 <br/><br/>上初中时,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句话:有成份论,不惟成份论,重在政治表现。事实上呢?我出身于一个军人家庭,九岁后随父母回到农村。然而村里有些人依然把我们当地主看待。那时村里不但看我们是地主,而且五叔、六叔本来是中农、下中农,文革中也升格为地主。一次一个要好的同学暗地里告诉我“小坏说你们是地主”,为此我很气愤了一阵子。就连村里大字不识的张进水,在一次和我打架时也大声吆喝“知道你们啥成份不?”为此我狠狠揍了他一顿。妹妹学习成绩优秀,小学三年级,学校准备吸收加入红小兵,却被村革委会主任给挡了,说出身不好,是父亲找去评理才勉强加入。那时地富的子女在升学、参军、就业上都受到歧视,很少因表现好而受到优遇。 <br/><br/>姥家的成份是地主,舅又是右派,因此子女便格外受到歧视。我的大表兄那时26岁,根本说不上媳妇。用比他小两岁的表姐和人换亲,换来换去,终没换成。那时地富的子女一般都说不上媳妇,我村两个地主的儿子便是光棍。至今想起舅母发愁的神态,犹感痛心。即使到了现在,进入了21世纪,恐怕也没人愿意四处张扬自己地主的出身,可见影响之深。 <br/><br/>“文革”不仅迟滞了经济的发展,而且给人们的思想造成了混乱,特别对人性的摧残、人们心灵的涂炭,更是无以复加。虽经这么多年的拨乱反正,人们的精神创伤犹未平复。二十多年前著名作家巴金首倡的修建“文革”纪念馆,现在看决不是心血来潮! <br/><br/>中国社会目前还有很多问题,却很少有人敢站出来说话。用凤凰电视台一评论人的话说,叫中国的知识分子集体失语。中国知识分子的脊梁真的被“反右”和“文革”打断了吗? <br/><br/>“文革”余威犹在,余悸犹存,人们却不肯再揭伤疤,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心理?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难道还要让这民族的悲剧,改头换面在中国重演吗?</td></tr></tbody></table>
沙发
发表于 2006-10-9 01:24:00 | 只看该作者
<p>沙发,</p><p>既然已经过去就让他过去吧</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11-14 00:59 , Processed in 1.07499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