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遗,复驾言兮焉求?”--陶渊明
驴行,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心境。近来痴狂徒步驴行,也许是自己寻找一种心灵苦闷上的喧泄,又或许是徒步驴行迎合了自己生命中某些沉睡的东西。如旧的感怀思绪,在写这篇驴行大别山文字的时候,自然想起了陶渊明,和他的《归去来兮辞》。人们谈论《归去来兮辞》习惯于称道陶渊明的田园之乐和隐逸山水之欢,却忽视了潜藏在字里行间的人生悲凉。陶渊明文字里的欢乐其表,忧痛其里的曲折暗示,如何不是我现在生活真实的写照。
放下思绪的迷离,向往大山的那一刻心情却是真诚的。知道大别山,是因为书本上的知识,那里是共和国的革命老区。熟悉大别山的白马尖,却是因为这次的驴行。国人节日端午,似乎无关像我这样一大把年纪,却依然形影独吊的人。于是选择出行,驴友狐狸相约驴行白马尖建议,契合了我所有的想法,就这样整装去吧。到达合肥,集合了从南京赶过来的彭彭姐妹,狐狸彭彭姐妹和我组成了这次的皖南支队,18人的队伍还有来自合肥的总队,蚌埠和巢湖的游击队。酒足饭饱的联合驴队,浩浩荡荡连夜直奔皖西霍山的大别山而去。
一路的山道,弯延崎岖,沿途人烟稀少,却也原生原态,风景秀美,空气清新,让人无心在车上小睡片刻。车至磨子潭镇,透过窗外的夜色,发现有人类活动的巨大痕迹,头顶上高高耸立的高架桥,是如火如荼建设中的六潜高速公路。车继续在云中雾里盘旋到山顶,建设中的工地更是扎眼。一边是著名的佛子岭水库的上游蓄水工程磨子潭水库;另一侧是在深山里开洞架桥的浩大高速公路工程,不禁叹服人类的伟大,却也在心灵深处产生了缕缕惆怅。今天我们来,是因为它的原生貌,和它与城市遥远的距离;而当地村民为了生存和发展,他们或许只想早些拉近与城市的空间。
突然没由来的想起生活中总是会有让你收之东隅,失之桑榆的东西。失之什么,收之什么的答案总是需要时间去证明,今夜就让太多思绪在夜风中飘散。因为远山依旧绰约,黑夜依旧如墨。
二
凌晨,向导老杨家简单的扎营,小睡了几个小时,早早起来。
马家河小学到龙井河峡谷口蔡家畈大约有10.5公里机耕路,这是我们后来才知晓的,而这节土路徒步耗费了我们整整2个小时。谷口的地方,当地政府正在修建景区大门,水泥路已经修到了近谷口。在谷口拍了几张照片,整装下谷底。天空开始飘起了小雨,但没下多久,有些闷热,可峡谷里风景绝美。没多久,树林深处传来水声,再往前走,就是龙井瀑布。绕过龙井瀑布的小道,就上升到了中上游河床,河床里的小溪水量不是很大,潺潺而流,两边是低矮的灌木丛,其间散布着明黄色的野花,摇曳生姿。偶尔有明亮光线斜斜的透射进来,峡谷里有一种平和、静谧的神秘。
峡谷里的路很奇怪,生于溪中,又消逝于溪中。往来之中似乎没有尽头,峡谷里不仅仅溪流,植被,潭水与瀑布也异常的漂亮。继续前行,遇一高耸山峰,溪水飞泻而下,一缕明亮从崖上斜射下来,瀑流好象一金色鲤鱼自空中跃入浅潭,这个跌落的姿态就是极其有名的“鲤鱼跳龙门”。我们所行走的野路到这山脚下也完全消失了,对面是湍急的溪流,上面是70度的悬崖,凶险异常,崖上散布着一些小树,可以作为攀扶对象。没想到的是我们竟然要攀上此峰才能过岗。行至无路,也得无路而上,70度角度的攀爬,让人充分享受了攀登的乐趣。不知过了多久,终于快到山顶了;山顶更凶险,那应该就是传说中的“鬼门关”。过完“鬼门关”,每个人的背包(罩)、衣裤上都是泥土;擦擦混着泥土的汗水,我们继续赶路 。
越过二道山岗,终于到了当晚计划中的扎营地———老庙湾。这是一个已经废弃了的小山村,以前也只有几户人家,现全搬走了,没有一个人居住。到晚上我才知道我们完全是个FB团,哈哈!热腾腾的土菜打底,自带腐败物资更是不计其数。同学大牛变戏法的拿出二锅头,还很得意。而来自蚌埠的兄弟,不知从那得到了消息,说下面的营地,有当地山民挑上来的啤酒,于是全包了。看来有蚌埠的兄弟在,永不担心没酒喝,也不需要自己花大力气背酒上山了!向导杨家老屋里居然还有小酒盅,三钱一杯的,真是好东东啊!人在深山千杯少,一杯一口,悠悠无极限。不知酒味为何物的几位好青年好同志,也在我的忽悠下,失身破戒,从半推半就的喝酒到投怀送抱的喝酒,到酒令震天响,令人叹为观止。
是夜,月黑风高,山中风月故事应该无数。
PS:几天过去了,有些情况渐渐遗忘,但“鬼门关”这段经历恍如昨日,印象深刻。
三
也许是山里空气较好,酒后的晚上休息得很充分,很早就醒了。爬起来转转,清晨中的群山分外透明,干净。
吃过早饭,第二天的自虐行程开始了。出发不久,刚刚过二个山岗,就面临成片沼泽,危机重重;这里的沼泽从外表看单个面积都不是很大,很分散;有的地方深不可测,登山杖都探不底;沼泽上面散布着枯死的树枝,边缘生长着矮小的茎类植物;有的地方积着厚厚的落叶,混着泥浆水;有的还在冒汽泡,发出腥臭的气味;穿过这片沼泽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绝对不要相信沼泽里面的石头和树干。有些石头一踩就下沉,树干一踩就断,非常后怕。一定要试探着受力稳定后,才能下脚;真不知道这里的山坡上怎么会有那么多沼泽。连绵不尽的恐怖沼泽,真不知何处是个头,我就在沼泽地首先陷下了自己小半个身子。
大约半小时后,我们才穿出沼泽丛;再连续在密林里攀越几个陡坡,出了几身汗之后,走到了一个相对平缓和开阔的山径; 从这里开始,路就走得非常舒服。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基本保持在一个相对平缓的海拔高度,要么在山脊上行走,要么在密林里穿越;远山如岱,云淡风轻;落叶厚厚的堆铺在山径里,走在上面,沙沙作响;不时有光线透过树木空隙洒进来,照在丛林里急速徒步的我们身上,斑驳多姿;微微的山风笼罩着全身,树林里处处散发着夏的气息。 回想这两天穿越在山间的闷热,陡滑的上下坡,令人绝望的无尽溪流和沼泽,山脊的凉风习习,遍地的金黄落叶,浓浓的夏意,真是让人爱恨交缠,欲罢不能。这应该就是户外的魅力所在吧!
到达多云尖,倾盆大雨开始考验我们了,对面的白马尖在云雾缭绕之中始终不肯秀出它俊美的面容。多云尖与白马尖是两个独立的山体,从山体的中部才连在一起。必须从多云尖下撤400米左右高度后,才能再上白马尖。 多云尖这一段下坡路全是乱石路,大雨中的山路实际就是下水道,考验着膝盖的同时更是让我们一路摔交下滑而下。
没有困难可以阻挡我们,白马尖,我们来了!大别山第一高峰,海拔1774米,这是我们不远千里,历尽辛苦,选择重装攀登它的理由。白马尖山顶有很多杂乱的石头,一个不到五十公分高的锥形石随便的斜插在乱石堆上,上面刻有三个当地自然村的村名,那应该是三个乡分界岭碑吧,那块碑石也是现在的白马尖的标记。大雨一直下,天空云层较多,飘忽不定,不让我们窥视她秀美的姿色。 简单的在山顶补充了一些食品和热咖啡,受不了山顶的寒冷,我们开始沿着山脊下撤。经过中途几个小时有惊无险的插曲故事,联合驴队的最后4人也开始下撤,到山脚的路几乎全是石头路,大大小小的石头,那是明显泥石流产生的石头;崩塌的山崖,沿路清晰可见;以前的山路全给石头填满,有的地方极滑,下雨天中对我们极为考验。历经千辛万苦, 摆脱众多山蚂蝗亲密接触,在天完全黑前我们才走出山林,来到山脚下的小山村马家河12队。
晚上的FB以土鸡为主菜,南北山货为辅,配以若干下酒小菜,加上啤酒无数。白天疯狂ZL,晚上疯狂FB,相得益彰。夜半酒醒,出帐篷在门口小坐,静听雨声,大别深山里午夜的雨声,让人忘记了一切纷纷扰扰。那一刻,心静如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