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ont size="3"> <br/> 金华青年在客车业是一个谜一样的企业,其董事长庞青年一向与外界少有接触,人们对他的认识仅停留在客车上。不按常规出牌的他,像一个搅局者,仅用三年时间,就占据了豪华客车市场半壁以上江山,而在民营企业掀起的2004年新一轮造车热中,庞青年联手大型军工企业贵航集团借壳贵航云雀上马轿车产业尤为引人注目。 <br/> 与李书福相比,他更倾向于低调行事。“关于汽车行业投资过热的警告太多了,人家如果知道了,对我做这车那车肯定会误解怀疑,我不要人家替我担忧,只有做起来了再说。”他似乎一直关注台州老乡李书福,强调青年集团的车子“和李书福的车子不一样”。 <br/> 2004年4月,低调的庞青年在杭州开会期间接受了《浙商》的独家专访。而分析庞青年的创业史,你会发现他的产业投资思路非常明晰与理性。 <br/> </font></p><p><br/><font size="3"><strong>放牛娃构筑橡胶王国</strong> <br/> <br/> 庞青年出身贫寒,6岁开始放牛,是一个地道的放牛娃。他说:“农、林、水、木我全干过,放牛,我可有二十多年的工龄,直到工厂有60多人规模的时候我还在养牛。” <br/> 这段艰苦经历磨砺了庞青年凡事实干的精神。庞青年除了养长毛兔与猪、牛、羊卖,还从东阳拉化肥到家乡天台去卖,那时这些生意都是不允许的,因此庞青年的货还被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没收过。庞青年告诉记者:“那个时候做牛的买卖可是大生意了,跟现在办工厂卖汽车一样,当时国家规定买了耕牛不到两月不能卖,我从来都是遵守的。” <br/> 16岁时,庞青年开始在林木场割草,那时大人干一天记10个工分,而只给他记3.5工分。庞青年干活很卖力,几个月下来手都起泡了,生产队里给他涨到一天8个工分。到林木场半年以后,生产队就让他当林木场场长。他当场长以后,一年下来茶叶产量翻了好几番。这时的庞青年开始琢磨:年轻人不能老是窝在山沟沟里。生产队正好买了一辆拖拉机,队里觉得庞青年做事负责于是让他学开拖拉机、修理机械。在当时信息闭塞的山村,开拖拉机能从山外带回来稀缺的信息资源,从而改变了庞青年的命运。 <br/> 虽然那时开拖拉机还是记工分的,“做多做少一个样”,与庞青年同时学机械同时开拖拉机的一个小伙子常常偷懒,但庞青年不管下雨下雪都会去拉货,而且还帮人家装货卸货,这为庞青年以后的创业铺开了良好的人脉基础。庞青年是个有心人:“经常帮人家工厂拉货,我就开始留心人家的产品,是什么设备做的?这些设备价值多少?由于自己学过机械,就琢磨着想办法把这些产品做出来。”当时一起开拖拉机的同伴如今在庞青年的公司车间做粗工,这也正所谓“性格决定命运”。 <br/> 1979年,庞青年凭着开拖拉机拉货学来的技术,在天台办了一个生产胶袋的小工厂,“当时那一片都在搞胶袋,但是开拖拉机时结识的朋友都跟我说‘你办工厂我就支持你’”。虽然人家已经干了五六年,庞青年才刚刚起步;但是一年之后,他的小厂就做成天台西乡同行最大,“县委书记也老是慕名来找我。”由此,庞青年淘得了第一桶金。 <br/> 看着厂子办得越来越红火,庞青年在天台买了两亩地准备把工厂做得更大。然而由于当时的特殊情况,有人以“买卖土地非法”为名把庞青年告上了法庭,虽然后来判决庞青年可以使用土地,但在实际使用中阻力还是很大。 <br/></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9 15:48:2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