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font size="3">CCTV《走遍中国•台州》之六《活着的追求》解说词</font></p><p><font size="3">(解说)<br/>清晨,当一缕阳光照射在天台山上的时候,天台山下的小村落,开始喧闹起来,孩子们在水塘里嬉戏,农民们趁着天不热早早的起床下地插秧,被村里人叫做神人的梁绍基这时候也忙活起来,不过他要做的不是干农活,而是摆弄他的纤维艺术品,十年里,每天如此。<br/>38年前,梁绍基放弃了上海的都市生活,来到天台山下。当年,让他来到台州的动机,只是这里是盛产蚕丝的地方, 38年里,他创造了纤维艺术的神话。梁绍基的艺术哲学是“人的生命不可承受物质之轻”,对纤维艺术的追求,让他既富有又贫穷。他把原始的蚕丝,用现代人的思维理念创作成作品,尽管在今天还不被大多数的台州人所接受,然而他的作品却享誉欧洲。<br/>法国最著名的行为艺术家斯密特朗说,东方的梁绍基深刻的理解欧洲的行为艺术概念,他给人带来了精神上的享受。<br/> (同期声)<br/>梁绍基:“这个链就像一个茧,很沉重,然而蚕,它这种蚕丝就是它温暖的,要把那个冷酷的铁,沉重的铁,轻的物质要把它裹了,显出一种韧性。”<br/>在台州,梁绍基对艺术的痴狂令许多人佩服,走进他的家几乎没有一件像样的家俱.十年里,他走遍了欧洲,他创作的作品,被欧洲人理解为最原始的生命之舟,梁绍基说他追求的是自然的物质和生命的完美融合,台州有他实现理想的土壤和环境。<br/>历史上,台州就有种桑养蚕的历史,尽管台州的丝织业并没有像湖州、杭州的丝绸那样名扬天下,但是,台州种蚕的历史和蚕丝的质量,在浙江,在全国,都是家喻户晓的。从唐代以后一直到明清,只要走进台州的村村落落,到处可以看到养蚕的农户,到处都可以听到缫丝的机声。养蚕缫丝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是台州人最主要的谋生手段。<br/>(同期声)<br/>梁绍基:“这个就是台州著名的生物学家朱洗,他是临海人,临海在历史上是很早就已经开始养蚕了,开启了一个,中国说来是一个最早的一个,世界也是非常有影响的一个科学的项目,他是在上海,上海生物研究所是当所长,以后在上海工作。”</font></p><p><font size="3">梁绍基的精神生活是富有的,但是他的日子过的又非常平淡,和梁绍基对艺术的执着不同,大多数的台州人都在忙着挣钱,台州是民营经济很发达的城市,城市财政收入和百姓消费都排在全国中等城市前列,这里是享誉全国的路桥小商品交易市场。每天都是人声鼎沸。市场极其活跃,走进台州的外地人说.台州人把什么东西都可以变成钱,每天早上五点,小商贩们忙的不亦乐乎。当我们问他们,现在日子过的好吗?他们说,现在忙着呢,没工夫跟你神侃,台州人的勤劳和对生活的美好追求,表现的朴素明白。<br/></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3 10:25:5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