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081|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6月22日骑行石塘徐摘杨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26 08:43: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爱故乡的杨梅》
  我的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
  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的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端午节过后,杨梅树上挂满了杨梅。
  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摘一个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
  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它不是真的变黑。因为太红了,所以像黑的。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红的汁水。
  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我小时候,有一次吃杨梅,吃得太多了,发觉牙齿又酸又软,连豆腐也咬不动了,我才知道杨梅虽然熟透了,酸味还是有的,因为它太甜,吃起来就不觉得酸了。吃饱了杨梅再吃别的东西,才感觉到牙齿被它酸倒了。



                                                                    摘自 1988-199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八册

   杨梅上市,大沉默带上他新换的崔克8.9率领悦单车众人前往"南平石塘徐"摘杨梅,石塘徐应该是属于福溪街道的。就在滩岭过去3-4里,过了大淡就到了。

31#
发表于 2013-7-12 06:54:23 | 只看该作者
猴群上山,老猢狲上树!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3-6-26 23:33:07 | 只看该作者
今年杨梅年成好啊...

点评

年成不好要愁,年成好也要愁,怎一个愁字了得!  发表于 2013-6-28 23: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3-6-26 22:32:52 | 只看该作者
我也这个星期去南屏摘杨梅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3-6-26 16:09:48 | 只看该作者
到最后终于看到几位美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3-6-26 11:31:28 | 只看该作者
白水壶 发表于 2013-6-26 10:21
《我爱故乡的杨梅》作者王鲁彦(1902.01.08——1944.08.20)笔名鲁彦,原名王衡。大碶王隘村人。中国现代作 ...

看错了
偶还以为是王鲁斌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3-6-26 11:05:30 | 只看该作者
白水壶 发表于 2013-6-26 10:24
主要是依旧大哥没有去,所以我的照片就糊了-----眼泪的雾气滴着了


那年那月那天我也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3-6-26 10:24:05 | 只看该作者
我心依旧 发表于 2013-6-26 10:18
不错,不错。就是没有御用摄影师,照片有点糊。

主要是依旧大哥没有去,所以我的照片就糊了-----眼泪的雾气滴着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3-6-26 10:21:47 | 只看该作者
《我爱故乡的杨梅》作者王鲁彦(1902.01.08——1944.08.20)笔名鲁彦,原名王衡。大碶王隘村人。中国现代作家,三十年代著名作家之一。早期世界语翻译家之一。其著作大部分取材于故乡浙东村镇的风土人情。鲁迅、矛盾、叶圣陶等都曾对其作品做过评价,誉之为“乡土文学之代表”,“乡土作家”。对五四时期现实主义文学中的这一民族特色和风格给予了肯定。其译著很多是选自世界弱小民族作家的作品。解放后至今,其作品仍有重印和重编出版。

    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中,适逢资本商业的进入引起农业社会家庭结构变异的年代,其父已转向出外当店员、伙计打工谋生。他本人仅从私塾读到高小,15岁就去上海的商店当学徒。但他受到民主思想的启蒙,不甘心而求上进,走上了补习自学的“自学成才”道路。18岁就到北京参加了“工读互助团”,一边以在北大门口摆饭摊和洗衣等服务谋生,一边在北大旁听鲁迅讲授“中国小说史”和自学世界语。20岁开始发表新诗和译文,21岁开始发表短篇小说“秋夜”。随后其著作和译著逐年增多并出版了不同时期的小说集,散文集和译文集等等。其终生除在中学、师范、大学教授语文、文学、世界语和担任报刊文学副刊编辑工作外,主要是从事著、译。

    从其一生的著、译、为人和文学活动看,鲁彦不仅是一位忠贞于现实主义文学的作家,而且还是以鲁迅为首的中国左翼作家阵营中的一员忠诚斗士。而到抗日战争爆发,他更成为伟大的抗战文艺的一位前线勇士,其在世的最后五年大多在广西桂林,除文学创作外,主要参加了作为抗战文化前哨的桂林的文化活动,如参与文协桂林分会的筹建和各种抗日文化活动,历任文协常务理事,理事。特别是抱病坚持筹办并主编了大型文艺月刊“文艺杂志”,直到结核病重不治逝世。享年仅四十二岁。

    鲁彦短暂的一生是旧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在民族危难中奋起斗争,挣扎于贫病加劫难之中的真实写照,在当时文化界曾引起巨大反响。远在重庆的周恩来副主席发唁电致哀,并请冯雪峰代表党转送抚恤金抚慰遗孤。桂林文化界发起募捐料理后事。1944年8月30日在将沦陷前紧急疏散之际,桂林文化界人士二百多人举行追悼大会,由欧阳予倩主持,邵荃麟代表全国文协致悼词。遗体安葬在七星岩后星子岩之阳,墓碑刻有“作家王鲁彦之墓”。

  选自网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3-6-26 10:18:14 | 只看该作者
不错,不错。就是没有御用摄影师,照片有点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9-21 22:28 , Processed in 1.07224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