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闲云散人 于 2013-1-1 20:39 编辑
《摩崖无语》在后司街开贴已一年,
承蒙广大街民的鼓励,完成这一系列的写作,
新年来临之际,此书得以结集。谢谢大家了!
书影:
目录一:
目录二:
目录三:
书签:
后记:
一次意味深远的雅集 去年,也是桂花飘香的初秋,开始了天台山摩崖石刻话题的写作,当时只想选写十方比较有意味的摩崖,每一方为千字的短文,合起来为一组散文而已。没想到这一话题的写作是那样的美妙,当写完一方,总会有另一方静候在旁边,它们是那样的富有魅力,吸引着我一方方地写下去。在写完二十篇时,终于明白我已无法控制此文的长度了,接下来,别无选择,只有从容地一篇篇写下去。 直到写完五十六篇,觉得是一本书的厚度了,散落在天台山各处不同时代的摩崖石刻有机会让它们汇聚在一起,或许是比较有意思的一次团聚,于是,就有了结集的念头。对天台山摩崖石刻的梳理,最终能为它们提供一次雅集的机会,一次以书的形式的雅集,觉得也有意思。 《摩崖无语》是动笔之前就想好的一个题目,这一话题在心中也酝酿了很久。每一次与天台山摩崖石刻相遇,它们总是默默不语,但隐约又觉得它们有许多话语想要细说。于是,总在揣测着摩崖背后的故事,这个故事与书写者有关,也与书写的内容有关。 写作的过程,是一次阅读的过程。查阅旧时的地方志书,书写者的形象也渐渐丰富起来,他们是历代的书法大家,是隐居天台山的高僧名道,也是在这方土地上任职的官吏,写下的每一方字都蕴含了他们对这方神秀山水的情愫。翻阅历代文人留下的吟咏天台山的诗句和游记,天台山的文化内涵充满魅力。看似沉默不语的摩崖,内在总有一丝生命的活力,这种活力源自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摩崖无语,当读懂了它背后所蕴藏的东西,我们才能体会到无语的摩崖其实有着丰富的内容,去发现无语中的内容让这次写作充满了挑战。如此的写作也就成为了一次了解天台山文化之旅,旅途之中,时时与众多的高僧名道相遇,他们会静静地向我讲述旧事,偶尔也会与游历者邂逅,听他们聊聊他们所看到的那方摩崖石刻,也是充满好奇,时而也能听到某位诗人在远处吟诵的诗句,这番激情依然能打动我的心,这样的旅行着实是惬意。 写作的过程,也就是寻访的过程,散落在天台山各处的摩崖石刻,在一次次的寻访中进入了我的视野,落入了我的文字。岁月间,天台山竟然留下那么多的摩崖石刻让后人欣赏和回味,而且,让我遇到了一次梳理的机会,我珍惜如此的写作机缘。这让我愈发觉得生命中的有些际遇,看似是不经意间的到来,其实是一种缘分,对于这些摩崖石刻,我既欣赏,又心怀感念。 我喜欢随意的写作方式,遇到那一方摩崖石刻就写那一方,没有事先的安排,这样的写作让人轻松,也让人愉快。编排此书时顺序作了调整,以年代为顺序,从东晋至民国,以民国为下限,只所以收入近代的“智者大师说法处”是因为徐生翁的生活时代多为民国时期,而且在明代就曾有过这七字的摩崖。 本书出版得到天台县博物馆的支持。在写作过程中得到天台许多学者和朋友的帮助,与他们的交谈总能给我一些启发,激发我的灵感,让我心怀感念。特别要感谢左溪、张健、周则贵、姚斌、寂然等先生给予的帮助。书中的图片多为作者所摄,高弘奇先生和天台县博物馆提供了部分图片,特表谢忱。同时要感谢左溪先生的封面题签和所写的序言,此文为我们提供了全面了解天台山摩崖石刻的视角。 校对完最后一稿,合上书稿,望着窗外晴朗的天空,想着去一趟佛陇,去看看留在那儿的摩崖石刻,去告诉它们一声这次属于它们的雅集。 闲云 二○一二年十月十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