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898|回复: 5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天台三认识(二)----------认识许轵民先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2-10 03:4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P align=center><FONT size=3><B>认识许轵民先生</B><B>

</B></FONT>
<p>
<P align=center><FONT size=3>韦彦铎</FONT></P>
<P align=cente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size=3>
<p></FONT></FONT>
<p>
<P align=cente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size=3>
<p></FONT></FONT>
<p>
<P><FONT size=3>早有传闻,许陈琦是女人。传闻而已,不可轻信。及至看到中山大学校报(新)第<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8</FONT>期(<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4</FONT>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9</FONT>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4</FONT>日出版),方知传闻不谬。文章太长,不妨摘录有关许陈琦的几段事迹如下:</FONT></P>
<P><FONT size=3>
<p></FONT>
<p>
<P><FONT size=3>医科学院是1925年7月并入的广东公医大学改组成立的,由曾任署理校长的生物学系教授褚民谊任医科学长兼医科学院院长。不久聘桂毓泰为外科教授。由于缺资料,这时期的教授情况不详。
<p></FONT>
<p>
<P><FONT size=3>
<p></FONT>
<p>
<P><FONT size=3>医科曾聘请几位德国学者来校任教,创办了我国医科大学几乎是最早的研究所后,学校经过物色聘请,并通过自身培养,涌现了一批著名教授,使中山大学医学院在全国医学高校中居于前列的位置。其著名教授有:许陈琦……(共37人)。
<p></FONT>
<p>
<P><FONT size=3>
<p></FONT>
<p>
<P><FONT size=3>(以民初留学德国的女生为例)如1924年,许陈琦获柏林大学医学博士,论文题目为über spaltbildungender Oberlippe,是关于唇裂颚的遗传基因研究;同年在柏林刊印。她可能是中国第一位获得医学博士的女生。
<p></FONT>
<p>
<P><FONT size=3>许尚枢先生为祖父写过传记,《天台风物》(<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1</FONT>)、《天台山历代名人传》(<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0</FONT>)都有登载。传记中有一句非常关键的话:许轵民又名许陈琦。仔细比较传记与校报,发现情况不对头。</FONT></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size=3>
<p></FONT></FONT>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border=1>

<TR>
<TD width=260>
<P align=center>(传记)</P></TD>
<TD width=260>
<P align=center>(校报)</P></TD></TR>
<TR>
<TD width=260>
<P>△许轵民,男</P></TD>
<TD width=260>
<P>△许陈琦,女</P></TD></TR>
<TR>
<TD width=260>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23</FONT>年夏,许轵民毕业于柏林大学,获博士</P></TD>
<TD width=260>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24</FONT>年,许陈琦毕业于柏林大学,获博士</P></TD></TR>
<TR>
<TD width=260>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26</FONT>年,许轵民筹建中山大学医科学院</P></TD>
<TD width=260>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25</FONT>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FONT>月,改组成立中山大学医科学院</P></TD></TR>
<TR>
<TD width=260>
<P align=center>(不提许轵民为院长)</P></TD>
<TD width=260>
<P align=center>(褚民谊任院长)</P></TD></TR></TABLE>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size=3>
<p></FONT></FONT>
<p>
<P><FONT size=3>不难看出,许轵民和许陈琦是两个人。许轵民可以又名许陈琦,但不是许陈琦女士。至于医科学院院长,传记没有明确指谁,校报却有真实姓名。直至南门大桥堤边设置乡贤石刻,许轵民像下才明确提出“创办中山大学医学院,为首任院长兼教授。”医科学院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25</FONT>年成立,何劳许轵民到<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26</FONT>年再筹建?如果许轵民为首任院长,那么褚民谊到什么地方去了?原来尚枢先生用许轵民又名许陈琦这句话,移花接木,将许陈琦女士的事迹搬到他祖父的名下去了。</FONT></P>
<P><FONT size=3>许陈琦女士又曾任职同济大学。现在的同济大学是以土木、建筑为主的理工科大学。前身是同济德文医学堂,光绪三十三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07</FONT>)德国人在上海办同济医院,医学堂附设在内。<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27</FONT>年改为同济大学,许陈琦女士于这段时间任职。而传记转了几个弯,把许轵民写成同济大学首任校长。改名后的同济大学设医、工、理、文、法<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个学院,许轵民到底是校长?是院长?还是不搭界?第一个转弯是在许陈琦名字后面加括号,内填“即许轵民”字样,于是这位女士又被置换为他的祖父。</FONT></P>
<P><FONT size=3>许先生真是异想天开,像中山大学、同济大学这类档次的校史改得了吗?哄骗善良的乡亲,无非为了抬高他祖孙的身价。许先生富有才能,而把它用在凿空乱道上,太不值得。好在许陈琦女性,否则两个许陈琦难以分辨,会出现类似真假包公案的戏剧性局面。许先生往往创造奇想,他在苍山寻找毛泽东的儿子,也是一种奇想。</FONT></P>
<P><FONT size=3>许先生撰写传记有妙法,以他祖父生活的时空为基点,联系同一时空的名人及活动,借此达到拔高目的。按此妙法,章太炎、孙中山、朱德、李卜克内西的孙子、列宁、鲍罗亭、鲁迅、孟心如、美布、戴季陶、朱家骅、吴玉章等大批名人就拉扯上关系。拉扯上关系,却拿不出根据。传记最后又添一笔,他的祖父“因战友坚阻未殁于黄花冈之役。”摸不清这个“战友”为什么要“坚阻”人家的革命行动,他的祖父为什么被“坚阻”而停止革命行动。如果“坚阻”不成功,他祖父一定殁于这次战役,黄花冈将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3</FONT>位烈士。</FONT></P>
<P><FONT size=3>许先生撰写传记,把祖父拔得太高,经济家、医学家、教育家、军事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集诸家于一身。这种人才,天台唯一,全国没有。假设他的祖父健在,读了孙子撰写的传记,觉得内疚,倒是一位可敬的先辈;如果引以为荣,那就是“家学渊源”了。相信他祖父属于前者,孙子为他立这般皇皇大传,做祖父的只有哭笑不得而已。</FONT></P>
<P><FONT size=3>谎话出现多次可以混淆视听。有人造谣曾参杀人,一而再,再而三,曾母越墙而逃。好象纳粹干将戈培尔说过,谎话重复几次就成事实。许先生是否从类似故事中得到启发?过去,天台人很少知道许轵民先生的事迹,自他孙子的传记问世,突然出现了一个集诸家于一身、纵横捭阖的乡贤。他的祖父够得上乡贤中的魁首,按理杰出的事迹早就传闻乡里,为什么沉寂了将近一个世纪、待他的第三代传人出来宣传?</FONT></P>
<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4</FONT>年,许先生出版《名人与天台山》,不载祖父传记。为什么?想来传记里谎话太多,不断露馅,按原样登载,瞒不过读者;更改后登载,等于自己承认原先是谎话。所以索性不载,这是最佳选择。再者,《名人与天台山》已组成“旅游文化丛书”,流通范围更大,知情人更多,露馅频率更高,不载传记可以减少冒险性。</FONT></P>
<P><FONT size=3>许先生现任天台山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到此为止,恐怕不可能再提升。任职时间太久了,论品质,略嫌低下,明智的话,不如自动辞职,而他还要连任。一直干下去也行,建议改一改作风。身为一方文化领导,宜团结属下全体人员,不可拉一批,推一批,名也要,利也要。特别要下决心改掉说谎话脾气,将谎话印在书上,更是蠢事。谎话只能获得一时荣誉,而代价巨大,换来了千古羞愧。</FONT></P>
<P><FONT size=3>本文作者继《认识许尚枢先生》之后,又作《认识许轵民先生》,或向:是否有意中伤?否。许先生准备把谎话当历史流传后代,是极不严肃的弄虚作假行为,任何知情人都有责任澄清事实。相反,知而不言,让历史变成伪史,倒是罪责。</FONT></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size=3>
<p></FONT></FONT>
<p>
<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5</FONT>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5</FONT>日</FONT></P>

53#
发表于 2006-10-5 21:48:00 | 只看该作者
<p></p><p>云山雾罩.</p>
52#
发表于 2006-10-5 21:24:00 | 只看该作者
<p>嘿嘿</p><p>尚书啊秀才啊</p><p>读书人事体多啊</p><p>象偶,农民一个,没文化</p><p>这种事体就没</p><p></p>
51#
发表于 2006-10-4 11:58:00 | 只看该作者
许先生又不是不知道韦先生的这些帖子,只是证据确凿,他米办法回应而已,否则依许先生的秉性,早就跳起来了,只可惜造假在先且文笔又不如韦先生,所以只好作罢~~细心的朋友或许会感觉到:许先生滴文章基本上是属于象山海经那样的传说文章,鲜有其他体裁滴~~~
50#
发表于 2006-9-19 20:42:00 | 只看该作者
晕,听人论战不如看狗咬架,无聊得很啊。
49#
发表于 2006-9-19 14:25:00 | 只看该作者
看到,惊讶,路过。
48#
发表于 2006-2-17 17:22:00 | 只看该作者
<P>他的意思是,发贴子的人如果真是他认识的“四方塘”,这事情就好办了。估计是,人家托“四方塘”发帖子,“四方塘”可能不大会投入太多热情和精力继续处理后续的事情。</P><P>不知道猜得对否。</P>
47#
发表于 2006-2-17 16:33:00 | 只看该作者
<P>楼上说:若“四方塘”真是“四方塘”的话,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P><P>是啥意思捏?</P>
46#
发表于 2006-2-17 14:08:00 | 只看该作者
<P>到现在关注度已经相当高,要是“后司街”能够请到两位先生或是各自的代言人在此辩论,分清孰是孰非,回答各位街友的疑惑,或是化解两位的心结,“后司街”将不单单是天台的“后司街”,口水震惊学术界。</P><P>就请“四方塘”策划一下。若“四方塘”真是“四方塘”的话,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P>
45#
发表于 2006-2-17 01:08: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借到了,给偶用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9-23 03:23 , Processed in 1.11746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