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贫瘠的大山,走进繁华的城市,住进高档的房子,拥有稳定的收入……2002年开始,天台县实施高山移民工程,截至目前,已帮助7000多名山民走出大山,这不仅缓解了森林植被的破坏,也帮助了山民顺利实现脱贫致富。 一把新房钥匙开启一道幸福之门,一份满意工作带来一个温馨的家,一项惠民决策赢得民心一片……7月21日,本报“再访母亲河”始丰溪采访分队一行,走进了天台县高山移民城关新区建设指挥部。 10万农民下山为脱贫 “八山半水分半田,行尽深山尽是山。”这是天台地貌特征的生动写照。天台县地处天台山脚下,总面积1421平方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全县总人口56万,其中农业人口占80%以上。 “居住在山区的农民,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他们在山间开垦土地,破坏了森林植被,造成了水土流失。”高山移民城关新区建设指挥部总指挥王金泉说。 近些年来,县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鼓励广大农民立足山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绿色产业,让山区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但是全县绝对贫困已经解决,而相对贫困面仍然较大。据了解,相对贫困的“五乡六片”239个村、近10万人口,多处于偏远的高山、深山区,到2001年,有的村人均收入不到1200元,有95个村未通机耕路,76个村未通电话,4.1%的农户仍守在祖辈相传下来的泥房、土房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现代文明离他们似乎还挺遥远。 “走出大山,是山区群众最彻底的脱贫途径。”2002年,天台县委、县政府出台《天台县高山移民、走出大山工程实施办法》,计划到2020年全县建立10个有一定规模的安置区,引导10万山区农民下山落户。 全国首创公寓式安置 天台县坚持以城建区、以镇设点、分批次转移的原则,在城关镇、平桥镇、街头镇、坦头镇、白鹤镇、洪畴镇建立10个安置区。其中城区采用公寓式安置,这种安置方式,在当时算是全国首创,全省各地纷纷慕名前来参观学习。 “农民变市民,提高素质是根本。”王金泉告诉记者,为让下山移民户“移得下、稳得住、富得起”,天台县建立了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县财政筹集专项资金694万元,对所有下山移民进行培训。通过政府组织、财政补助的办法,开展多层次的劳动职业培训,以此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同时,农业、劳动、妇联、共青团等部门,纷纷举办各类专业培训班,学成结业后由劳动局颁发专业技术证书。已入住移民户中,一部分进厂当了工人,一部分经商从事第三产业,有效地解决了移民户的就业问题。 扎根城区打开致富门 “我做梦都没有想到能住上这么好的楼房!不仅一步从农民变成了市民,而且享受到了与当地居民同等的待遇。”指着始丰溪边环境优美的城关幸福花苑,袁相洪自豪地说。 袁相洪是天台县首批高山移民,他的老家在石梁镇慈圣村——一个十分偏远落后的小山村。“我们祖辈们最大的梦想就是走出大山。”袁相洪说,他家原来以种植水稻、蔬菜为业,遇到好年景,辛苦一年勉强能维持一家人的生计,若是年景不好,还得靠着贩卖毛竹、树木、柴火过日子,但一年辛苦到头还是倒贴钱。 2004年,天台县高山移民幸福花苑安置区第一期落成。当年7月,袁相洪连同家人成为移民区的第一批住户。“当时商品房均价每平方米3800元至4800元,他则以每平方米895元的价格买到了一套168平方米的安置房。”袁相洪说,“这个价格实际就是当地政府的建筑成本价,到今天这个房屋市场价早就翻了几番。” 走出大山,来到县城,袁相洪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份工作。在朋友的帮助下,他买来一辆小货车跑起了运输。通过自身努力,袁相洪生意越做越大,如今拥有7辆大货车、4辆小汽车,每年收入将近100万元。“这样的收入,以前想都没想过。”袁相洪说,来到县城,不仅了解的信息多了,创业机会和认识的人也多了,这对自己的事业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