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为避杭城酷暑,来到山东乳山银滩避暑,这已是第四年来银滩了。银滩不仅气候凉爽,空气清新,还有一些不错的的风景,其中尤以“仙人桥”最为著名。而且仙人桥还与日本佛教天台宗有缘,作为天台人的我,自然非常感兴趣。 银滩中部有座仙人桥,三面环海,一头与陆地相接。仙人桥桥身长15米,宽5米,桥下拱洞高5米。仙人桥一头连接着陆地,一头伸向大海,有一桥跨海陆、脚踏天地间之称,每当潮水上涨时,桥身在海浪的拍击下,微微发颤,犹如仙境一般。有关仙人桥还有个神话故事,传说,仙人桥是由天上的彩虹化成的。 公元838年,日本天台宗高僧慈觉大师圆仁和尚入唐求法,走海路经过仙人桥以西海面时,看见前方金光万道,一道彩虹,艳丽无比,一端搭于岸边,一端落于海中,彩虹之上 ,端坐两位老者,论道说法,声若洪钟,彩虹之下,灵蛇盘绕,海龟昂首。圆仁高僧急令船队往彩虹处开去,到了岸边,彩虹消失了,只见一座宛如彩虹的石桥,连接海陆,灵蛇与海龟,乃两座巨石之形。圆仁高僧当即拜倒,并在仙人桥处逗留数日。 仙人桥北500米处的海岸峭壁上,原有一巨大岩洞,洞深约10米,宽6米,高4米,洞内可容纳三、四十人,从前,此洞既是内外地渔民休息落脚的地方,又是游览者乘凉小憩的佳处。史载,唐开成四年(公元839年),日本天台宗高僧慈觉大师圆仁大师入唐求法,由海州乘船东行,四月十七日船队行至唐阳陶村东(今银滩和尚洞附近),因遇雾雨天气,船相互碰撞,半数破损,危难之际,突见北方金光紫气,彩虹横贯陆海,遂望北而行,至仙人桥时,风浪平息,雨雾消散,见此处胜境奇妙,圆仁和尚便登岸遣人寻找借宿。无意间发现海岸峭壁上有一大岩洞,进洞察视,见洞内宽敞,洞底平坦,大喜,忙令水手将船锚于岩洞附近,当晚宿于洞中。夜半,忽听洞外泊船处斧凿叮当,人声鼎沸,出洞借月光查看,见一班工匠正在忙碌地为他们修理破损船只。从其中两位老者隐约的对话声中得知,他们是佛门弟子,帮其修理船只,以尽佛德。闻此,圆仁和尚感激万分,设坛祭祷,并住洞打坐诵经月余方去。此后,当地人称这个岩洞为“和尚洞”。当时,牟平县衙曾派员慰抚。六月初三圆仁和尚乘船东去赤山(今荣成市境内)。本世纪七十年代,为方便渔民,在和尚洞附近取土石修建渔港码头,该洞被炸毁,现只留下一光滑的洞底,供人们追忆。 这里要说明一下:慈觉大师圆仁随日本“遣唐使”来华,其初衷本是想前往天台山参拜祖庭,求道问学,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847年为躲避“会昌法难”不得不离开中国回日本为止,前后十年时间他也没能获得唐朝政府准许其前往天台山的旅行签证。尽管期间他也曾想尽一切办法去办理并颇有耐心地等待这张签证的到来以圆其朝圣天台山的梦想,然而,中国有句俗话叫“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圆仁虽然努力了,但却一直未能如愿得以前往他朝思暮想的位于中国南方的天台山,不得已只好委曲求全,在中国北方广袤的大地上寻找天台宗的法迹。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总算在江苏北部、山东半岛和山西五台山接触到了天台宗的寺院和僧人。但是,当时中国天台宗的主流是在以天台山为中心的南方浙江一带,北方只有零星的从南方来的天台宗僧人在活动,其中并没有什么学问特别渊博的杰出高僧,因而不成气候,难以满足圆仁学习天台宗的宏大愿望,慈觉大师虽然没有来过天台山,而他回到日本之后,却大兴比睿智山道扬,等于在日本创建起一座天台山,从而使日本天台宗总本山和中国天台宗总本山永远系上一条不可隔断的纽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