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648|回复: 4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书鱼闲话】水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8-19 19:16: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不完全的调查显示,人类所做的梦有一小半是童年记忆。比方我梦到小学生活、梦到天台县城关三小那些早已片瓦无存的角角落落的频度,竟远远高于离开故乡后的种种经历。这种梦境具体而微,甚至像电影闪回一般清楚细腻。有一回做梦,连某次夜间家长会时我和几个同学藏身的兔舍都得到了分毫不差的重现,这可是过去快三十年的事了。这是记忆释放的特性:对于一些幼年亲历的人与事,较诸往近之事,反而更易从遗忘的深渊里抓取到清晰的片断。

    这个有趣的特性同样适用于个人的阅读经验。要说这辈子读过的好玩小说里,哪些给我印象最深,那自然先得是小时候最早读的四大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啦。这四本书,在中文语境里,几乎脍炙人口到不需要再啰里啰嗦地戴上一对书名号了。古人有云,枕上、马上、厕上是读书佳处。对我而言,是枕上路上厕上,再加个桌上——这桌包括饭桌和课桌。“水三西红”这四大就是这样在枕上路上厕上和桌上断断续续读完的。吃饭看书是我从小养成的诸多不良习惯之一种,这种恶习让许多小时候我的藏书随处可见斑斑油渍。虽然刺激程度比不上后来打着手电躲被窝里偷看武侠小说,但那种愉悦感真是难以形容。现在,读什么东西都很难找得到那样的快感了。

    三国搞厚黑政治权谋,西游语及佛道神仙鬼怪,红楼谈贵宦儿女情事,水浒是强盗逼上梁山的故事。四大里影响力以三国为最,玄奥首推西游(嘿嘿,我读过的一本牛比气功书里,说那首菩提祖师教给泼猴的诗里,藏着性命双修的密诀……),文学性却要数红楼和水浒。红楼常读常新,爱情和文章以及家庭政治和优裕生活叙述之妙自不必说,但可惜从头到尾只是演绎两个府邸一个园子里一堆富贵人家子弟故事,于场面、气魄上要逊色其他几本许多。十几岁的光景,我最爱的还是水浒——起码有杀人放火,有喝酒吃肉,有打虎打城池。更重要的是,有潘金莲和西门庆,有那一双致命的筷子和鞋。

    从一百二十回本《忠义水浒传》,到人民文学版的一百回本,再到李贽评点一百回本、金圣叹的七十回腰斩本,一个版本一个境界。一百二十回本看热闹,一百回本不愠不火的正经面孔;李贽本看的却是残酷义理,而贯华堂第五才子书则全然是挥洒性情了——也只有读人瑞先生喷雪般酣畅淋漓的评点文字,方知水浒的真正妙处。


    不夸张地说,水浒前七十回是中近古白话长篇小说的极致,无怪乎语文课本里收了那么多篇什进去。拳打镇关西、风雪山神庙、三碗不过岗……读过多年,这些书中的华彩段落回忆起来仍然如流水行云,个个生动鲜明,呼之欲出。像“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的,红的、黑的、绛的,都绽将出来”这样的汉语小说片断,在水浒之后的七百年间,很难找得到可出其右的文字。

    熟记天罡星地煞星们的绰号并且在同学中卖弄,是小时初读水浒的最大乐趣。记得有段时间,流行一种廉价人物或花纹印纸。一毛钱可以买上几十张,三毛钱就可买一百单八将全套了。涂点口水上去,然后往胳膊或手臂上狠狠一按,印纸上的图案就像刺青般印到皮肤上去了。虽然比不上戴敦邦画的好看,但也是好看好玩得紧。我最爱的自然是天神般的持刀披发头陀武松形象,其次是花荣张弓搭箭摆姿势的潇洒劲儿,再次才是光头肥胖大和尚鲁智深。这些好汉在我的胳膊上会威风凛凛上好几天呢。

    读水浒的另一趣事,是发现自已的母语天台话里仍然活着鲁达武松们说过的那些词语——说“大虫”不说老虎、说“箸”不说筷子、说“吃茶”“吃酒”不说喝茶喝酒、说“旋即”不说即刻、说“应承”不说同意、说“长大”不说高大,甚至说“东厕”不说厕所等等。封闭的语言环境反倒使天台方言保留了许多宋元时期中古汉语的残余,也让人在阅读时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我们和那个时代相去并不遥远。

    批评家们一直抱怨水浒是杀戮之书,男性沙文主义者之书,强盗之书,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血腥的味道和对暴力的崇拜,以及对生命和女性的漠视。甚至鲍鹏山在最近的新说水浒里边,也用了现代的社会心理学角度来分析,说是压抑太重,需要发泄的渠道,故而选择文字暴力云云。鲍教授们其实不想知道,在那个宋元鼎革、中原板荡的黑暗时代,屠城灭族是日日常新之事,杀人和捻死只蚂蚁相比真差不了多少。有元一代,汉人和南人的地位至为卑下,南人尤其悲惨。毁灭中国历史上文治最盛的南宋的是蒙古人,想想他们的祖宗成吉思汗那句名言:“人生最大之乐,即在胜敌、逐敌、夺其所有,见其最亲之人以泪洗面,乘其马,纳其妻女也”便知一二。这好比生活在人权和生态年代我们口口声声喊着要尊重生命、保护环境,但回放到一千年前给施耐庵们看,毫无疑问会被目为疯子。
      
        八十年代,山东电视台曾经拍过一系列的水浒人物连续剧,拍得相当之精彩。饰演武松的祝延平,简直把二郎演活了。后来的丁海峰也可以。这部九十年代的张胡子拍的水浒全本剧,虽然有多处改得莫名其妙,但总体上还是过得去,我也就不骂了。最近,似乎出了个水浒人物数字电影系列《水浒英雄谱》,看过其中两部《小李广花荣》和《双峰镇-朱仝与雷横》,属脱离原著的发挥之作,若只从电影本身看,也算精良。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黄泥岗上,生辰纲前,白胜就是唱着这支山歌,挑着一担下了蒙 汗 药的酒,晃晃悠悠地走到杨志一干人面前,准备开始那场名垂文学史的惊天行动。这几日,上海也是同样的毒日头,桑拿天。我在办公室里聊天时突然考问一堆编辑同事,可知这四句哪儿来的?


     众皆曰:“熟,惟记不起出处耳。”





[ 本帖最后由 abracadabra 于 2009-8-19 19:38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沙发
发表于 2009-8-19 20:08:36 | 只看该作者
我喜欢的题材,谢谢AB
读小学时,80年代山东电视台版本的《水浒》是最眼馋的东西,以至于一把年纪了还在怀念,前段时间还真在网上找到了,好好回顾了一番。虽然场景人物有些老旧,但那几个主要演员,鲁达,武松依然英雄当年。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8-19 22:04:48 | 只看该作者
嘿,香帅,咱这个年纪的,都喜欢那些少年时看过的东西,水浒如此,射雕也如此吧。
地板
发表于 2009-8-19 23:31:19 | 只看该作者
对第一段尤为感同身受
对那样的贴纸也极为有爱,但质量一般都很差,呃
对水浒还是读得心惊胆战,喜欢的也不过林教头鲁提辖~~~
5#
 楼主| 发表于 2009-8-20 00:31:15 | 只看该作者
还好,楼上喜欢的不是西门大官人……
6#
发表于 2009-8-20 00:32:21 | 只看该作者
那要看他够不够潘驴邓小闲了
7#
 楼主| 发表于 2009-8-20 00:34:14 | 只看该作者
……*+@#)$%^(&=!!!
8#
发表于 2009-8-20 02:28:10 | 只看该作者
所谓四大名著,很惭愧,我一本也没仔细读完。
平生最不喜看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一看就想睡。所以,年初陪周思源先生游国清,说到红楼,我就不发一言。嘿嘿。不过,传奇啊,笔记啊,倒还有点兴趣。如果是世说类,那就最好了。

[ 本帖最后由 郑鸣谦 于 2009-8-20 02:32 编辑 ]
9#
 楼主| 发表于 2009-8-20 02:34:08 | 只看该作者
嗯,长短各有其妙处。读书是享受过程吧,也不一定要一口气读完。
最近出差就看手机上的酉阳杂俎解闷,每次看上个两三段,挺好。
10#
发表于 2009-8-20 06:49:56 | 只看该作者
我还是喜欢上面的几张图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6-18 19:06 , Processed in 1.07173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