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沧海一声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蜀山之行

[复制链接]
161#
发表于 2008-12-6 00:32:03 | 只看该作者
绝对的羡慕啊!
162#
发表于 2008-12-8 08:47:24 | 只看该作者
羡慕!羡慕!
严重中毒!
163#
发表于 2008-12-9 10:40:35 | 只看该作者
再顶起来!申请休假一年!
164#
发表于 2008-12-9 11:33:57 | 只看该作者
问一下笑导
花了多少时间多少钱
明年向往中
165#
发表于 2008-12-9 11:34:42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单位组织的旅游
一点意思也没有
166#
 楼主| 发表于 2008-12-9 13:20:34 | 只看该作者
[quote]原帖由 席琳迪翁 于 2008-12-9 11:33 发表
问一下笑导
花了多少时间多少钱
明年向往中
我们8号出发,23号回来,共花费5000不到,来回双飞!
奉劝各位千万不能跟团,我们看到的大部分风景是跟团所不能看到的!特别是一些风土人情,不走入百姓家中是无法体验到的!
167#
 楼主| 发表于 2008-12-9 13:50:42 | 只看该作者
第三篇 穿越九寨沟

从花湖,若尔盖到九寨沟有二条线路可供选择,一是走常规路线经川主寺先玩黄龙再到九寨,这也是我们原先设计的路线,但在路上时桑昆师傅说黄龙地震后基本没什么水了,建议我们不用去了,所以我们就选择了另一条很少有人走的路线,经巴西乡,求吉乡到九寨沟县的玉瓦乡,黑河乡到达沟口。刚刚经过草原风光,一进入巴西就是高山地貌了特别是翻过雪山垭口赶往九寨沟县内,风景越来越漂亮了,中间经过一个正在施工中的抽水蓄能电站,看起来规模不小,施工道路交叉让我们走了一点点弯路!等我们到达九寨沟沟口时天已经很黑了,其实我们当时不知道,可以从一条小路直接经神仙池到沟口的,这神仙池是刚刚开发的一个景区,集成了黄龙和九寨的精华,下次如果大家去的还走这条线的话应该从神仙池经过!

垭口的雪山

翻过垭口后的盘山公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68#
 楼主| 发表于 2008-12-9 14:15:41 | 只看该作者
九寨沟所在的镇叫漳扎镇,桑昆师傅说带我们到上次住过的那家旅馆住,便宜又干净。电话联系了好久,终于找到老板娘家了,竟然停电,看了下房间,感觉还不错,肚子也饿了,尽管停电也决定住这儿算了没力气再去找别的地方了!点了蜡烛做饭,闲聊中老板娘说她这儿住着一个开黄龙专线车的驾驶员,问了下黄龙的情况,居然说黄龙地震没什么影响,五彩池什么的都好的,当即决定第二天先去黄龙,再回到九寨 ,因为自从大地震以后,川主寺到成都的旅游车都停开了,只能从九寨沟绕道绵阳到成都。乘车时间13小时!所以还是先去黄龙再回九寨。
169#
 楼主| 发表于 2008-12-9 14:21:39 | 只看该作者

黄龙正常门票200元,从11月16日开始实行淡季价,票价60元,我们到的这天是11月17日,刚好是淡季价,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先从四姑娘山过来的原因之一!


[ 本帖最后由 沧海一声笑 于 2008-12-9 14:34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70#
 楼主| 发表于 2008-12-9 14:33:36 | 只看该作者



黄龙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与九寨沟毗邻。黄龙风景名胜区处于三大地质构造单元的结合部,地理状况特别复杂。区内雪峰林立,海拔5000米以上的就有7座。
    岷山主峰雪宝顶海拔5588米,从顶峰流下的雪水汇聚成溪,沿石钟乳山坡倾泻而下,跌宕起伏,形成众多的瀑布悬流,这些瀑布泻落至山腰处,便散落聚积,从而在黄龙沟内形成了3000余个碧透斑澜的彩池,大者千余平方米,小者仅几平方米,千姿万态。池水清净,深浅不一,有的地方色彩鲜艳,仿佛彩锦。     著名的黄龙沟背倚岷山主峰雪宝顶,沟内布满乳黄色岩石,远望好似婉蜒于密林幽谷中的黄龙,黄龙沟名即来源于此。明代(公元1368~1644年)在此修建了黄龙寺,用以奉祀黄龙。黄龙沟以它“奇、绝、秀、幽”的自然景观而蜚声中外。     黄龙风景名胜区还有珍贵的动植物资源。这里的1500余种高等植物,多为中国所特有,其中属国家一至三级保护植物的有11种。珍稀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牛羚、云豹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黄龙以规模宏大、类型繁多、结构奇巧、色彩丰艳的地表钙华景观为主景,在中国风景名胜区中独树一帜,成为中国一绝。综合景观出类拔萃 黄龙是以绚丽的高原风光和特异的民族风情为综合景观的基调。高山摩天、峡谷纵横、莽林苍苍、碧水荡荡,其间镶嵌着精巧的池、湖、滩、瀑、泉、洞等各类钙华景观,点缀着神秘的寨、寺、耕、牧、歌、舞等各族乡土风情。它们景类齐全、景形特异,但又组合有机,整体和谐,在高原特有的蓝天白云、艳阳骤雨和晨昏季相的烘染下,呈现出一派时时处处皆景,动态神奇无穷的天然画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6-18 01:26 , Processed in 1.05565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