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标题: 骚客天书 [打印本页]

作者: 文人骚客    时间: 2006-1-16 05:45
标题: 骚客天书
<P>1 天台方言:某某做死,某某吃死。</P>
<P>
2 吃死——是说某某不干活,不劳累,却尽吃香的喝辣的,过着享福的生活。这种享福以吃福为主。</P>
<P>
做死——是说某某整天干活劳累,干的都是苦力活,折磨身心的活。“做”在天台方言里,是一个人气五星级的基本词语,相当于磨心。其核心词语为“做生活”</P>
<P>
3 “吃死”和“做死”是一对反义词。例如,说夫妻两人,一个做死,一个吃死;说一个单位两个同事,一个做死,一个吃死;说“以前的小孩子做死,现在的小孩子吃死。”</P>
<P>
4 “做爱”一词成为了当代一个常用词语。</P>
<P>
5 某日。与友等念天书(侃大山)。友说:“余有一群喽罗,工资用度已绰绰有余。然个个再贷款来享受。他们说一个人一生射精在8000次左右。他们去广州出差,一夜花消就是一万。做什么呢,就是做这种事情,做爱。一个喽罗说,‘现在什么都不怕,最怕的就是小姐来了,却硬不起来。’”友接嘴:“竭泽而渔。活做做死。”</P>
<P>
6 “开”字为方言语缀,意为“不计后果,放开手脚,豁出去干。”此处“做开”就是“放开手脚,豁出去地做爱。”“吃开”就是“别管那么多了,反正人生短暂,想想不过如此,就吃个痛快吧。”</P>
<P>
7 说明——方言里的“做”原先是没有“做爱”这一意思的,现在随着做爱大行其道,方言“做”也有了“做爱”意,并在口语里可以简称“做”</P>
<P>
8 题外话——特定语境中,“吃”字也有“做爱”意。余友哼哈二将讨论情人时。哼说哈有许多情人,并且好孬不论,家里有得吃,外面有得吃。哈说哼心里想吃,但又怕沾染上病,一个也吃不到。</P>
<P>
9  补遗——上面2提到的“做生活”一词,其中“生活”在官方宏大叙述元叙述里可以指“做爱”。小说里面说“小夫妻正在过生活。”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5 21:47:11编辑过]


作者: tt-zj    时间: 2006-1-16 06:50
<P>呵呵,,厉害</P><P>喜欢</P><P>支持</P>
作者: ipsa    时间: 2006-1-16 09:37
<P>顶!!!有待续哇???</P>
作者: zjtt    时间: 2006-2-7 20:28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7 12:29:15编辑过]


作者: 文人骚客    时间: 2006-2-7 20:33
<P align=center><B><FONT size=5>皆大欢喜</FONT></B></P>
<P>
  大年初一闲下,聊聊春节晚会。</P>
<P>
  个人觉得这个春晚比以前要好点,前几界春晚我有一个语录说:“整个春节联欢晚会都是在小便,只有赵本山在射精。”这次,好像没有给人进入更年期的千死不了之感,好象还有几次高潮。相声《谁让你是优秀》不错,小品《招聘》不错,小品《“赵本山”》不用说,其他的像舞者杨丽萍,杂技者波破摸也不错。</P>
<P>
  晚会有三句可以流行的话,一:“十六床”。二:“那怎么是很**呢,那是相当**”。三:“白云算什么名人,那不就是个人名。”</P>
<P>
  晚会宋丹丹的服装已进入惊天地泣鬼神的地步。</P>
<P>
  晚会赵本山的表演已进入不着一句尽得风流的境界,开始的三个饱嗝就可以横行天下了。在艺术世界里,只有大师才能够如此从容不迫,可以别开生面,化腐朽为神奇。我们看到,其他诸如黄宏,郭达一上来就撕声力竭,看起来卖力敬业,其实早就在固定僵化的格局里拔不出来。我一见他们声音越高,动作幅度越大,就越觉得难过,也不知道替什么难过。</P>
<P>
  上午十点,我偕妻子等来到灵隐寺拜佛。在弥勒佛前面有皆大欢喜四个字。上次,我来时,我对妻子说,我们常用的一些词语,其实很多来自佛教,像“境界”“定力”“因缘”等等,而这个“皆大欢喜”其实也是佛教用语。妻子问:“皆大欢喜是什么意思呀?”。当时,我真的答不出来。后来,我通过南怀谨先生的《论语别裁》知道,其实佛家的“皆大欢喜”在儒家里有一个最妥帖的类同就是“暮春者,春服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咏而归。”也就是普天下百姓所期望的大同世界。</P>
<P>
  我在拜佛时,常常不知道自己应该许什么愿。今天上午,却突然开悟了。我许了三个愿望,一:愿人与自然和谐;二:愿人与人和谐;三:愿人和自己的心和谐。我想,这三个和谐其实也就是皆大欢喜。
</P>


作者: 华顶归云    时间: 2006-2-7 23:11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文人骚客</I>在2006-2-7 12:33:15的发言:</B>
</DIV>
<P align=left><B><FONT size=5> </FONT></B>我通过南怀谨先生的《论语别裁》知道,其实佛家的“皆大欢喜”在儒家里有一个最妥帖的类同就是“暮春者,春服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咏而归。”也就是普天下百姓所期望的大同世界。</P>
<P align=left>
  我在拜佛时,常常不知道自己应该许什么愿。今天上午,却突然开悟了。我许了三个愿望,一:愿人与自然和谐;二:愿人与人和谐;三:愿人和自己的心和谐。我想,这三个和谐其实也就是皆大欢喜。
</P>
<DIV class=quote align=left>
</DIV>
<P>阅后有感,佛头着粪也不管了。
<P>难为情,我没看过南怀谨先生的《论语别裁》。但我觉得佛家的“皆大欢喜”和儒家里的“暮春者,春服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咏而归”境界直接相连略有断续。照字面,“皆大欢喜”应该指众人范围,而儒家的这个境界是指个体的从心所欲不逾矩、一喜一静得风流。推究下去总是一致的,也许楼主补充过度一下更顺畅。
<P>楼主的三个愿望倒是把两者统一了。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也体现了。</P>
作者: 添添    时间: 2006-2-8 00:23
<P>应该是"涸泽而渔"!而不是竭!!!</P>
作者: 文人骚客    时间: 2006-2-11 07:37
<P align=center><FONT size=5><b>床上功夫 </b></FONT></P><FONT size=5><b>
<P align=left></b>                  
   
周瑜家里没有床——打一城市建筑物。立交桥(乔)。恭喜你答对了。春天一个淫雨霏霏的下午,我兴致高涨地坐在烟霞金龙寺方丈室里,与了一法师互相猜谜斗智。我以为这种七情六欲之迷可以将法师拿住,谁知道法师道行比爱情还要深厚,三颗佛珠还没数完,就舌吐莲花扳回了十分。输掉了为漂亮的女香客解签求欢的机会,我再也不想吃萝卜雕成的鲤鱼豆腐做就的猪肉,优雅地起身告辞了。   
   
我比先贤路已宽。相对周瑜只能站着做好事,我的席梦思已经完全可以安置下三妻四妾,甚至炒小菜一样来个前滚翻后滚翻亦绰绰有余。可惜我还没有小乔可供流水。没有小乔也好,我双脚趺坐舌抵上腭修炼我的大小周天。大周天包括“黑夜给了我欲望的眼睛,却没有给我欲望的光明”。小周天包括“秋天的风都是从往年的秋天吹来”。当然,我的修炼还有一个小小秘密——为弟弟攒点盘缠,将来出征时可以威加海内兮旗飘扬。   
   
别看弟弟三寸长,一肚坏水早荡漾。这个捣蛋鬼却不知为兄一片苦心,人未长大就沐猴而冠,总是趁我趺坐闭关之际,摸进脐内一个叫做丹田的战略要地,这里挠挠“啊哦阿”的痒痒,那里捏捏“衣屋鱼”的鼻子,把丹田内外搞得像晚会现场。唉,功未就,泪先流。我只好哼着“青山在,人未老” 在《难忘今宵》里任凭灯火阑珊。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葵花宝典却在灯火阑珊处。我想,对付这个性而下的东西必须用形而上的武器。在一个万里无云,天空飘着一丝白云的大好日子,我把席梦思进行了彻底改造。我左边唐诗右边宋词,枕下陈寅恪脚底钱钟书地武装自己,甚至床底还塞进了介绍盆景的读物《**》以及洋枪洋炮德里达佛罗里达。展卷吟诵才知道《**》根本就不是盆景读物,而德里达则是一个好色之徒,一个人在家时,总是要把自己脱的一丝不挂。有其父必有其子,德里达如此,佛罗里达可想而知。   
   
“嗨,对付这种随处吐痰的小人应该用小人之法。”了一法师一语道破天机,“你给他个小套房安置一下,他就老实了。”听了法师言,好处在眼前。但是弟弟老实了,我的课业还是废了。首先,弟弟的套房不大,配套设施却占地方,我的唐诗宋词不得不让出地盘。其次,我需要常常陪这些个设备摔交,做俯卧撑和仰卧起坐等体力活,累得。最后,弟弟还制造了麻烦,产生了小小弟弟。这个家伙更是捣蛋,一套乱拳把陈寅恪和钱钟书打到了地上。唉,我的床上功夫终于完蛋。   
   
令我幸灾乐祸的是,我的床上功夫虽然完蛋,弟弟也没有好下场。看他整天垂头丧气萎靡不振的样子,我就“今儿个,咱老百姓真也真高兴!”。害人者害己,谁叫你当初那么猖狂。如今你只有“泉水丁冬,泉水丁冬响”。而我至少还可以与了一法师相悦于色谜——道士腰间两个蛋,和尚肚下一根筋,平平常常两个字,难到多少读书人——打两字。这次我赢了,哦,漂亮女香客统统归我了!!!   </FONT></P>
作者: 小资    时间: 2006-2-12 06:28
<P>虽然有点那个</P><P>不失是个好贴啊!</P>
作者: 华顶归云    时间: 2006-2-12 18:07

作者: 面干    时间: 2006-2-19 00:58

作者: 文人骚客    时间: 2006-2-19 03:50
<P align=center>   <b>  <FONT size=5>舒琪骚得真爽</FONT></b></P>
<DIV><FONT size=5></FONT> </DIV>
<DIV> </DIV>
<DIV>   <FONT color=#000000 size=4>下午上街,购丙戌年继成堂日历一册。年来,好翻阅日历。据说,日历是所有印刷品中发行量最大的,其他《读者》《故事会》等大众读物都不能望其项背,大概以前的《毛主席语录》等可以与之较量。就想,我的长篇小说《#$#@录》出来后,如果能够达到日历的发行量,那我就发横财了。发了横财,我就可以把脸变阔,呵呵,多爽。</FONT></DIV>
<DIV><FONT color=#000000 size=4>  为什么喜欢看日历,并为此破费,理由就像董桥先生说的“清晨做了个梦,内容不可说。”</FONT></DIV>
<DIV><FONT color=#000000 size=4></FONT> </DIV>
<DIV><FONT color=#000000 size=4>  下午同时购2006年第二期《养生》杂志一册。其中讲到太极拳,说太极拳本质非武术非体操乃文化也,我深以为是。我天天打半个钟头太极,到现在已经稍可体悟“中定”之理。</FONT></DIV>
<DIV><FONT color=#000000 size=4></FONT> </DIV>
<DIV><FONT color=#000000 size=4>  凌晨,做一春梦,甚喜。梦与一女子交,女子兄长竟立身边观摩,而女子竟甚主动,以上位式套入。奇也。</FONT></DIV>
<DIV><FONT size=4></FONT> </DIV>
<DIV><FONT size=4></FONT> </DIV>
<DIV><FONT color=#000000 size=4>  “春梦不再已多时”。日前,专门剪骚女舒淇一内衣外穿之玉照,睡前意淫之,期春梦来。然夜夜苦煞眼睛,次次梦中伶仃。乃知万事可求,春梦难得也。</FONT></DIV>
<DIV><FONT size=4></FONT> </DIV>
<DIV><FONT color=#000000 size=4>  陈丹青亦甚好舒淇,云舒骚得真爽。噫,吾道从来不孤也。</FONT></DIV>
作者: 一诺千金    时间: 2006-2-19 18:03
<P>发现楼主有个特点</P><P>帖子一顶上来</P><P>就会有灵感</P><P>会继续写滴!</P><P>嘿嘿</P><P>所以偶就继续顶!</P>
作者: jimmy_z    时间: 2006-2-19 21:14
haha,我也来顶顶!
作者: gogo    时间: 2006-2-19 22:20
<FONT size=4>春梦也可写得行云流水,我做哑巴算了。</FONT>
作者: zjtt    时间: 2006-2-20 02:44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gogo</I>在2006-2-19 14:20:46的发言:</B>
<FONT size=4>春梦也可写得行云流水,我做哑巴算了。</FONT></DIV>

哈哈,我也做回哑巴!
作者: 笔记本    时间: 2006-2-20 05:38
<P>文字曼妙</P>
<P>结构精当</P>
<P>才情灿烂</P>
<P>相当牛逼</P>
作者: 一诺千金    时间: 2006-2-20 05:39
楼上点评的也经典!
作者: 文人骚客    时间: 2006-2-20 05:39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笔记本</I>在2006-2-19 21:38:19的发言:</B>

<P>文字曼妙</P>
<P>结构精当</P>
<P>才情灿烂</P>
<P>相当牛逼</P></DIV>

本本兄,过过奖过奖
作者: 文人骚客    时间: 2006-2-20 05:48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一诺千金</I>在2006-2-19 21:39:18的发言:</B>
楼上点评的也经典!</DIV>

一诺的点评向来很及时,效率极高!
作者: 文人骚客    时间: 2006-2-20 05:59
<P align=center><B><FONT size=5>诗</FONT></B></P>
<P align=center><B><FONT size=5>不可思量之思量</FONT></B></P>
<P><B><FONT size=5></FONT></B></P>
<P><B><FONT size=5></P>
<P align=left></FONT></B>

<FONT size=5>  锦涛三年秋杪,时年不惑的哈哈先生,在烟霞春花院对爱徒们做关于诗歌的演讲时说:“以上所说的是关于诗歌的基本法则,当可作为一种规矩及准绳讲,不过是一种方法而已——假如要达到最高的境界,须如何呢?我没有办法再回答,曾记得法华经有云:‘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我便借用这句话,只改了一个字,那就是‘是诗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因为世间上无论那一种艺术,都是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的。”

  这一场演讲中,哈哈先生关于如何写好诗歌并没有费多少口舌,反倒化了很多时间来劝各位嫖徒不必把注意力放在诗歌本身上。他一上来,就强调诗写得好坏对一个做爱者来说,原来就是无所谓的。做爱者重要的是床上功夫的修行,如何把爱做好,修行道德深时,即使诗写的不好,也会被人尊重,即所谓“诗以人传”,即贡布里西所谓“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即“没有诗歌,只有诗人”。反之,如果对床上功夫没有研究,而且没有道德,纵使修到人以诗传,也是一桩“可耻的事”。</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19 22:01:57编辑过]


作者: 一诺千金    时间: 2006-2-20 06:06
<P>呵呵</P><P>果然一顶就来!</P>
作者: 文人骚客    时间: 2006-2-21 07:12
<P align=center><FONT size=4>  <b><FONT size=5>给马一浮算命</FONT></b></FONT></P>
<P><FONT size=4>
  多年前,阅得一则马一浮先生逸事,具体内容忘了,留下一个大致意思是:人的命运在小时候诗文中能够漏出端倪。</FONT></P><FONT size=4>
<P>
  昨天晚上读《尔雅台答问》之“马一浮年表”,见其逸事如下:
  “1893年 癸巳 光绪十九年 十一岁  9月15日,其母去世。卒之前日,为考孩子学业,她指庭前菊花命作五律一首,限麻字韵。先生(指马一浮)即应声而就,诗曰:‘我爱陶元亮,东篱采菊花。枝枝傲霜雪,瓣瓣生云霞。本是仙人种,移来处士家。晨餐秋更洁,不必羡胡麻。’其母听后喜道:‘儿将来不患无文,但诗乏烟火味,则少福泽耳。”</P>
<P>
  也许命运就是宿命。马一浮十一岁的一首小诗就让母亲看到了命运的玄机。“诗乏烟火,少福泽。”这就成了马一浮一生的真实写照。马一浮后来以学术大师享誉士林,但是他俨然在家的出家人,他没有妻室,没有世俗的欢乐,从俗世喧嚣看来,马一浮即为典型的和尚命。</P>
<P>
  而令人唏嘘的是,在马一浮的年表中,更有其他事件来完成这幅命运的地图。</P>
<P>
  “1899年 已亥 光绪廿五年 十七岁 9月,先生娶汤寿潜之长女为妻。”</P>
<P>
  十七岁成婚,本来应该子嗣满堂,享受天伦之乐,但是——
  “1902年 壬寅 光绪廿八年 廿岁 7月15日,先生的夫人因病去世,先生悲痛不已。”</P>
<P>
  按照世俗观念,丧妻再续天经地义,但是,碰上马一浮这样大性情之人,妻子走了,就把一生的爱情也带走了。命运就是要把他往“出家人”的路上赶。</P>
<P>
  “1916年 丙辰 民国五年 卅四岁 初冬,苏曼殊来杭州拜望先生,两人一起研究梵文及西方文学,弥相契合。”</P>
<P>
  苏曼殊何许人也?整个一个和尚,一首七绝“春雨楼头尺八萧,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烟花第几桥?”就把他“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行“的苦命相大写意地写了出来。你想,与这样的人“弥相契合”,还会有世俗的福泽吗?</P>
<P>
  “1917年 丁巳 民国六年 卅五岁 年来先生致力于佛教典籍研究,与佛教界接触频繁。这一年,他与好友李叔同,彭逊之一起研究佛经。李,彭都有出家研究佛法之想。而先生则认为‘研究佛法,不必一定出家’”。</P>
<P>
  这样,马一浮“出家人”之轮廓大致已具。</P>
<P>
  现在,我们回到1892年——
  “1892年 壬辰 光绪十八年 十岁 这一年,先生的母亲肝痛病加重,时患厥逆。他父亲考虑到孩子的学业,就延聘了长塘乡举人郑墨田来家教读,郑墨田先生为他取学名为‘福田’”</P>
<P>
  嗨,命运啊命运!怎么先生给学生起了个和自己“辈分”一样的名字。而“福田”又和佛教有着冥冥中的联系——</P>
<P>
  今天下午,我有事路过万安寺,去寺里晤“野草”和尚释能兴。在玉佛前面,我看到八个字“随缘乐助 广种福田”。虽然,这里的“福田”和马一浮的学名似乎很远很远,但是我还是固执地想,命运就是很远很远地方的呼应,是很久很久以前埋下的一个小小的伏笔。</FONT></P>
作者: 华顶归云    时间: 2006-2-21 17:06
知子莫若母,常理俗话而已。当你有才情恣肆难抑、当生逢末世前途迷离,做点学问、和和尚聊聊佛经是最好的事情了。
作者: 文人骚客    时间: 2006-2-22 07:08
<FONT color=#ff0000 size=5>高潮越高,思想越低。</FONT>
作者: 人在江湖    时间: 2006-2-22 07:57
楼主高人啊!
作者: 文人骚客    时间: 2006-2-23 22:55
平仄乃汉语之G点
作者: 一诺千金    时间: 2006-2-24 00:16
又见高人!
作者: 楚留香    时间: 2006-2-25 19:18
这么好的帖子怎么今天才看到捏!
作者: 两小无猜    时间: 2006-2-26 05:14
偶也才看到啊!
作者: 文人骚客    时间: 2006-2-26 22:49
<P>剃个光头是初级行为艺术;</P>
<P>剃个光头静坐街头是中级行为艺术;</P>
<P>剃个光头烧九个香孔出家做了和尚才是高级行为艺术。</P>
作者: hongq    时间: 2006-2-27 21:03

作者: 文人骚客    时间: 2006-2-27 23:40
<P>我拼命地睡觉,可是我再也做不出春梦了。</P>

<P>-----少年春梦不再有</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27 15:42:04编辑过]


作者: 一诺千金    时间: 2006-3-2 02:59
春天来了,梦也近了!
作者: 俺想做头猪    时间: 2006-3-2 04:31
研究天台方言  建议考究汉代中原地区古俚语  有发现的 会 你
作者: 后司街    时间: 2006-3-2 23:49

作者: 文人骚客    时间: 2006-3-5 04:58


<P>茶余饭后聊诗歌</P>
<p>
<P>强调:我不是专业诗歌人,也不是专业诗歌理论人,我是诗歌票友,而且票友到底。</P>
<p>
<P>理论对真诗人是沉陷,对非诗人是呈现。 </P>
<P>或者我走得太远,或者你们走得太远,总之,我们之间出现了问题。我越写越感觉到寸步难行。 </P>
<P>无意义诗歌有大美而无言,如太极阴阳图,如“E=mc⒉”</P>
<P> 艺术不是虚构,是事实事实事实,是寓言事实,是事件事实,甚至是数字事实。 </P>
<P>试着将诗歌数字化。 </P>
<P>试着忘记现代汉语的“的”。 </P>
<P>必须与诗歌母亲做爱,诗歌才会叫你“爹”。</P>
<P> 写诗歌应该是做爱,而我看到的诗歌大多是结婚:排场,闹暖,风光,可惜没有快感。</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4 21:00:06编辑过]


作者: hongq    时间: 2006-3-6 04:07
<B>以下是引用<I>文人骚客</I>在2006-3-4 20:58:45的发言:</B>



<P>茶余饭后聊诗歌</P>
<P>
<P>强调:我不是专业诗歌人,也不是专业诗歌理论人,我是诗歌票友,而且票友到底。</P>
<P>
<P>理论对真诗人是沉陷,对非诗人是呈现。 </P>
<P>或者我走得太远,或者你们走得太远,总之,我们之间出现了问题。我越写越感觉到寸步难行。 </P>
<P>无意义诗歌有大美而无言,如太极阴阳图,如“E=mc⒉”</P>
<P>艺术不是虚构,是事实事实事实,是寓言事实,是事件事实,甚至是数字事实。 </P>
<P>试着将诗歌数字化。 </P>
<P>试着忘记现代汉语的“的”。 </P>
<P>必须与诗歌母亲做爱,诗歌才会叫你“爹”。</P>
<P>写诗歌应该是做爱,而我看到的诗歌大多是结婚:排场,闹暖,风光,可惜没有快感。</P>



作者: likely_qh    时间: 2006-3-7 00:41
<P>天台话真的能让人“进去”而“出不来”呀——有“研究”的替能</P>
作者: 老实人    时间: 2006-3-11 01:28
楼主思想有些特立,真实直率,不像现在社会上的所谓大家做欲言又止、遮遮掩掩,是位敢于直言的有真才实学的性情中人。PFPF。
作者: 文人骚客    时间: 2006-3-11 22:16
     照子           </P>
<P>   我居住的村庄被先人们叫做“后求”,我吃饭写博客睡觉做春梦的小屋被有识之士叫做“后堂”。后堂前面有一个草地,中间缓缓凸起,状如馒头,友人戏称“奶山”。因为“奶”过于俚俗,为高雅者所不齿,后改为“字山”。字,生子也,与奶有缘也。</P>
<P>  在电视,电扇,电话,电脑等“电”字辈家伙尚未出生以前,字山曾经是我们的文化娱乐中心。那是“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的美好岁月,我们坐在“丰满”的字山上,听祖父祖母讲那过去的事情。在故事的末尾,我年轻的祖父总是会抬头望望青天,然后中气十足的说一句:“嚯哦,月亮jiaozi一样,明天会晴了。”</P>
<P>  在我的印象里,这句话比我第一次春梦还要深刻。之所以这样深刻,原因有二。其一:祖父嗓门大,中气足。这一点,在后来的岁月里,我明白了——正直善良,而且不读“子乎者也”的中国百姓,嗓门都大,中气都足。其二:jiaozi究竟是什么呢?</P>
<P>  许多年来我都沉醉在这个迷团里,以至于,我,一个活泼可爱的少年竟逐渐沦落到了“哲学家”的地步。唉,“我承认都是月亮惹得祸。”  我们形容月亮,最常用的形容词就是“皎洁”。而我祖父不可能说出这个文雅指数为四星的词语。再说,将“月亮”说成与什么一样,按照逻辑,另一个词应该是个名词,比方说“眉毛月亮一样。”</P>
<P>  这个像性欲一样折磨我的jiaozi许多年后撩开神秘的面纱。我清楚记得,那是一个春天,我像普通国家工作人员一样,幸福地看着报纸。上面一则新闻说:  在一考究的南宋墓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面湖州镜。这面镜子背后刻着“湖州石十五郎精炼铜照子”两行字。省考古所人员说,这可以说是当时的广告词了。“精炼”说明这副铜镜质量很好。</P>
<P>  新闻还解释说:  照子是镜子的别称。宋代为了避讳,改为“照子”。石十五郎则是作坊号。  照子现在拼音为zhaozi,在语音流变里,烟霞方言里的部分“ji”如今在普通话里都变成了“zh”,这已经是语言学界公认的一条规律。比方说:烟霞的“周”(jiou)在普通话里是zhou。“昼”(jiou)在普通话里是zhou。所以jiaozi在普通话里就是照子。  检索“百度”,还知道镜子是避谁的讳。“百度”说:赵匡胤祖名敬,敬镜音同,为避讳,改镜为照子。</P>
<P>  另据朋友言:烟霞本地也曾出土一枚南宋时期的铜镜。其背面铭文曰:湖州石十郎青铜照子。南宋时,浙江青铜镜闻名全国,尤其以湖州镜为翘楚。</P>
<P>  到这里,真相终于大白,我祖父说的原来就是那么简单——月亮镜子一样。嗨,我只有长叹一声。</P>
<P>  呵,这位同学说了:“傻瓜,你这么多年为什么不问你祖父呢?”是呀,我为什么不问呢。可是,我反问你,在你的人生中,是不是也有很多很多诸如此类的问题,没有向长辈问起。我们也许就天生带着一些简单的疑问,生活在这个其实简单的世界上,直到苍老。</P>
<P>  不是吗,我的祖父就已经很苍老了,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听到那句中气十足的话了:  “嚯哦,月亮jiaozi一样。”</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11 14:19:08编辑过]


作者: 木子美    时间: 2006-3-13 20:31
<B>以下是引用<I>文人骚客</I>在2006-2-21 23:08:32的发言:</B>
高潮越高,思想越低。

<P>知音啊!!</P>
作者: 文人骚客    时间: 2006-3-16 04:17
谢谢几位知音!
作者: 文人骚客    时间: 2006-3-16 04:22
<P>
     我离心灵很远很远

  寓其言评我《一九九七年诗歌日记(六)》说——我觉得你的诗歌还是缺少来自心灵的东西。殊不知,心灵的东西正是我近十年诗歌写作竭力在“离弃”的东西。客官将言,尔离弃心灵,诗歌何在焉?。</P>
<P>  我觉得,纯形式的东西也可以创造美,比如踢踏舞,比如肚皮舞,比如做爱,比如太极拳等等。那么我们是否试着在诗歌领域也做这样的尝试和开拓。</P>
<P>  十几年前,我就对“心灵的东西”产生了敬畏。尤其来自心灵的重金属的抒情作品往往戾气太重,到头来对诗人自己造成了戕害(这在武功世界里比较形象,一些表面高手拳头出去力气越大却对自己伤害越重。)所谓“才命相妨”,所谓诗人往往体弱多病多以苦难甚至自杀终,其实与诗人的性情太显,心灵过于敏锐,感悟过于细致不无关系。这一路诗歌就是以李商隐,黄仲则为左右丞相,以海子,骆一禾,戈麦,顾城为四面节度的典型的才子气写作,也就是诗歌木匠于坚定义的“病态写作”。当然,我毫无否认这路写作的价值,相反,我对此极为敬佩,甚至是带有宿命性的颤栗的畏惧,我觉得他们是在替天地鬼神说话。但是这种写作的代价也一言即喻,十几年前,鄙人也为这种写作而走到了崩溃的边缘。许多从青春期诗歌写作走进中年非才子气写作的诗人如黄灿然,俞心焦,林平之,半拉子等等恐怕都有此体悟。</P>
<P>  古人所谓“诗者,持也。持其性情,使勿曝去”;陈石遗劝弟子钱默存(盖有误)所言:“何必做此呼天抢地语,世事往往如此,放宽心为最佳,令尊一生亦多坎坷,然诗中自伤者至少”;西川所曰“写诗要避语谶”,都是从天道人理上提出了“心灵”“灵魂”“**”这些东西的可怕。那么,诗歌是否可以另辟蹊径,是否可以像于坚那样写得不涉性情,无关血肉,回到零度空间呢?我想,答案不言而喻。那就是从才子气到学术型写作的转变,把自己扔出去,扔得离心灵很远很远。</P>
<P>  这种转变后的写作首先在观念上,就不再把诗歌看得非要与灵魂精神等胶合在一起的神圣高尚的东西,其次也不再在内涵上非得追求厚重大气深刻深沉等等,再次,在词语的选择上,也不去单挑“高原”“夕阳”“挺拔”“时代”这些压死人的高大词语。那么,到了这里,我们的写作就完全不必卯起强劲,鼓起腮帮,完全可以松弛下来,点染如猫行,运笔如抽丝,进行软着落,书写没有意义的诗歌,那么,我们将会玩得越来越好,最终内外六和,打通大小周天。</P>
<P>  客官有言:没有意义的诗歌有何意义?我也想说:充满意义的诗歌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P>
<P>  最后,我想说一段天书:
  据说,南岳漏风听了北岳气门的劝说,到六祖门下问诗。
  六祖便问:“什么处来?”
  漏风答:“北月来。”
  又问:“什么凭物来?”
  漏风无言以对,便苦苦思索八年,才突然醒悟,向六祖汇报知道了什么是诗歌。
  六祖问他醒悟了什么,漏风一语惊人:
  “说似一物即不中。”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15 20:23:50编辑过]


作者: 风飘雪月    时间: 2006-3-16 22:57
顶!
作者: 赵邦峰    时间: 2006-3-22 08:28

作者: 一诺千金    时间: 2006-5-10 01:37

作者: niko    时间: 2006-5-10 06:19
楼主是个明白人!!
作者: 一诺千金    时间: 2006-5-13 18:55
等待楼主!
作者: smithzhang    时间: 2006-5-30 19:03
“说似一物即不中”
作者: 褚留香    时间: 2006-5-30 19:29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楚留香</i>在2006-2-25 11:18:00的发言:</b><br/>这么好的帖子怎么今天才看到捏!</div><p></p>你是猢狲还是大圣?
作者: 褚留香    时间: 2006-5-30 19:32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文人骚客</i>在2006-3-15 20:17:00的发言:</b><br/>谢谢几位知音!</div><p></p>看了你的文章,我并不觉得好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30 13:00:29编辑过]


作者: 一诺千金    时间: 2006-6-3 06:29
顶上去!
作者: 水龙头    时间: 2006-6-15 06:18
书着者,以奇招胜之
作者: 老狗    时间: 2006-6-15 22:11
<p>嘿嘿!</p><p>好文章!</p>
作者: tianmeng    时间: 2006-6-24 11:39
楼主真是历害。
作者: 文人骚客    时间: 2006-7-4 10:55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褚留香</i>在2006-5-30 11:29: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楚留香</i>在2006-2-25 11:18:00的发言:</b><br/>这么好的帖子怎么今天才看到捏!</div><p></p>你是猢狲还是大圣?</div><p></p><p><font face="宋体" size="4">我是猢狲!人类祖先.</font></p><p><font face="宋体" size="4"></font></p><p align="center"><font face="宋体" color="#ff0000" size="5"><strong>黄段:原来和尼姑的一样</strong></font><font face="宋体" size="4"></font></p><p><font face="宋体" size="4">据说鲁迅先生当年在朋友聚餐的时候就颇讲过几个荤段子。其中有一个是这样讲的:一位高僧,于临终之际提出一个要求:他想见识一下女人的私处。对于高僧的这个要求,高僧的弟子和地方阔人乡绅们十分为难。有人觉得不合教规、有伤风化,有人认为高僧一辈子不近女色、苦修苦练,也实在太可怜。最后,同情心占了上风。于是,大家凑钱请了个妓女让高僧见识。高僧见识之后,说了一句话就圆寂了:“原来那地方跟尼姑的是一样的啊!”你看,鲁迅先生讲的这个荤段子,不但不能说是污染视听,简直可以说深刻揭露了人性的虚伪,是非常好的讽刺文学。</font></p>




欢迎光临 后司街 (http://150.109.146.88/)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