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标题: 欢迎《台州四库》 作者:韦彦铎 [打印本页]

作者: 郑鸣谦    时间: 2009-9-29 13:25
标题: 欢迎《台州四库》 作者:韦彦铎
本帖最后由 郑鸣谦 于 2011-6-26 16:56 编辑

    认识鸣谦,早在此间诗词学会活动时。该会成员总的年龄偏大,而他正读高中,可说是大孩子,持重中带点稚气。所作诗词功力不凡,未见其人,不信出自少年后进。这样的成员,很明显给学会增添了活力和希望。
    进了大学,他在正课之外游刃有余,学习间隙出版《曹天风诗笺》(张密珍合著)。曹诗价值高,有《水平集》为证。而评价曹诗率为短章,《曹天风诗笺》以40万字成书出版,详尽得多,有较大参考价值。
    他还是专心著述。继之,开始构想《台州四库》。据说出于有人讪笑“台州为文化沙漠”。不知这话有什么根据,感其狷介,遂出纂辑动机。讪笑者是他的学友,当得知鸣谦着手纂辑《台州四库》,意外地捐金百万余元。这位朋友不惜抛掷重金,扶持一方文化,倒是个值得尊敬的可人。
    攻读博士期间,编书是额外负担。大抵献身学术者有一个共性,志之所在,甘心“为伊消得人憔悴”。办法是挤睡眠时间,多年来,平均每日不超过四个半小时。
上世纪,以林自强、陈孟启两同志为主,给天台添了一部《四库全书》;眼下,鸣谦和他的同人,给天台添了一部《台州四库》。前者出资引进,后者自编成书,前后都为桑梓造福。读者不会忘记他们为故乡图书建设作出的贡献。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开始官修《四库全书》,十年始成。文津阁本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册,分经、史、子、集四部,所化人力、财力、物力,可谓夥颐。这点,《台州四库》无可比拟。而鸣谦克服困难,与“吃官饭打官鼓”比较,艰难真不可想象。《台州四库》与《四库全书》体例一致,具体而微,它是直呈该地古文化原貌,这是最可贵之处。项士元有《台州经籍志》,涉及台州许多著作,按体例属书目提要。《台州四库》不是从旁介绍,而将原著和盘托出,读者得窥原貌,如齐召南《宝纶堂文钞》,听人介绍与面对原著,完全是两回事。
    纂辑《台州四库》是一项浩繁工程。它收录两汉至清末民初的台州文献1500多种,从中提取730多种精要典籍然后纂辑。眼前,样书映入观众视野,煌煌巨著逾7千万字,计9万多页,重2百多公斤,叠起来超过6米。
    要谢谢鸣谦和他的同人们(数百名“文化义工”)辛勤劳作。辛勤程度,仅访书一项即可管中窥豹。例如寻找资料,除国家图书馆外,又及社科院、北大、北师大、华东师大、上海、浙江等图书馆;还委托专人查找哈佛(美)、东京(日)等海外图书馆。期间也得台州各地图书馆、博物馆和文保单位的鼎力相助。不少学者、专家、好心人亦乐与其事。“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出版如此大书,必有经济后盾,来源不易,又须艰难筹措。
    《台州四库》已出现我们面前,第二辑即将随之刊行。如何评价这部著作,有汤一介、何新等巨手擘的题字序言在,品味如何,不言而喻。
    《台州四库》面世,欢迎!


                                                          2009
.9

[ 本帖最后由 郑鸣谦 于 2009-9-29 13:28 编辑 ]

作者: 一诺千金    时间: 2009-9-29 13:25
恭喜恭喜!
作者: 家在天台    时间: 2009-9-29 13:51

作者: 南山孤狼    时间: 2009-9-29 14:48
祝早日功成
作者: 晚香嶺    时间: 2011-6-24 19:48
    天台儿女,可歌可泣
作者: 龙头    时间: 2011-6-26 16:52

大蒜居功甚伟
作者: 无铭    时间: 2011-7-11 11:14
恭喜恭喜
作者: 走过路    时间: 2011-7-23 09:15
哇  真伟大    天台第一人
作者: 林华强    时间: 2011-7-23 09:38
可喜可贺!
作者: lxmxb    时间: 2011-9-8 15:17
谢谢您阿,我非常高兴
作者: 桃源    时间: 2014-12-25 22:04
可喜可贺!可歌可点!可敬可佩!
作者: 3322    时间: 2014-12-25 22:56
考古哈
作者: 一诺千金    时间: 2014-12-26 12:19
挖坟啊?




欢迎光临 后司街 (http://150.109.146.88/)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