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标题: 【音乐MV】古词风格的经典歌曲! [打印本页]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7-11-1 12:56
标题: 【音乐MV】古词风格的经典歌曲!
古装美女-月满西楼
[flash=http://www.tudou.com/v/wqGrE8Ki2DY,560]460[/flash]

[ 本帖最后由 蓝色柴爿花 于 2008-2-12 02:53 编辑 ]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7-11-1 12:57
月满西楼--最终幻想柔情版
[flash=http://www.56.com/n_v157_/c11_/16_/15_/zmusic_/zhajm_119354348634x_/340976_/0_/21593152.swf,560]460[/flash]

[ 本帖最后由 蓝色柴爿花 于 2008-2-12 02:54 编辑 ]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7-11-1 12:58
月满西楼 舞蹈版
[flash=http://www.56.com/n_v197_/c23_/11_/26_/wu.suowei_/zhajm_118888795783_/346000_/0_/18131240.swf,560]460[/flash]

[ 本帖最后由 蓝色柴爿花 于 2008-2-12 02:55 编辑 ]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7-11-1 13:07
月满西楼
演唱:安雯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却上心头

这是李清照的一首词《一剪梅》……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7-11-1 13:09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有?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飘流,一种离别的相思,你与我,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7-11-1 13:09
词一开篇红藉香“残玉簟秋”荷花业已凋香,显然是清秋季节了。这个“秋”字是女词人情怀触发的景点,缘景生情的契机。女词人淡淡起笔后, 就微微推出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轻触罗裳独上兰舟”的兰舟是兰木所造的船只;“轻”言其悄悄;“独” 标示孑身一人。“云中谁寄锦书来”一句点未了她上兰舟的原因。她眺望秋际云天,原来是期待着丈夫的“锦书来”,所以,紧接着才有“雁字回时”一句。上阕的煞尾处,突然跳出一个景象描述句:“月满西楼”。这一收煞,不仅呼应了首句“红藉香残”的景象,而且组合成空间环境:红藉、兰舟、雁字、西楼。 占据这空一角的则是满目幽清的女词人“满”字所显示的时态变化,又标明了女词人思念之情的深悠。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7-11-1 13:10
如果说上阕更多地从境中隐隐显显地透现出相思之意,那么下阕则重于直露情怀.“花自飘零水自流”借眼前之景来抒发,暗合流水花落的伤感和无奈。一种情思, 两处闲愁表明这种相思情感属于同一性的范畴,它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 正因为两心相印两情依依, 才会“此情无计可消除”。那么它又是怎样地无法甩出的豹尾。相思之情,“剪不断,理还乱”, 一旦萌发,难以消遏;它铭心刻骨,象游丝一般粘附着。它可以从外在情态的“眉头”上消除,却又会不自禁地钻上“心头” 李清照对这种情感作了独特深细的体察和把握。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7-11-1 13:10
在词的结构上女词人从独有的视觉、嗅觉、触觉入手,渐及她独上兰舟的行动。独字埋下后面的“相思”的意脉,或融情于景,或景中寓情,意象或隐或显,渐渐通入相思之情在结尾处猛然一甩,如爆亮的灯蕊,给读者以强烈的美感刺激,使之震动、深思、遐想体验再三。女词人以她独特的方式感知到人类最普遍存在的一种情感,又以她独特的技巧表达出这一情感,凝为审美的晶体,这首词就产生了深长的艺术魅力。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7-11-1 13:10
公元1101年,李清照嫁与赵明诚,婚后情感甚笃。 因赵出仕宦他们间时有小别,不免勾起她的许多思念之情,写下不少词篇。这首《一剪梅》是其中的代表作。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7-11-1 13:12
月满西楼这歌最早是邓丽君唱的

这首歌是由刘家昌在六十年代为琼瑶电影作的曲

刘家昌

论及六十年代流行歌曲的第一把交椅,应该要首推刘家昌,这个人称“鬼才”的大师,除了作词、作曲一把罩外,他还能拍电影,而且都是有得奖级水准 的。从他创作的第一首歌“月满西楼”以来,他的歌曲就成了票房保证。刘家昌的作曲曲风很有个人特色,辨识度很高,以抒情擅长,早期他也是琼瑶电影的指定作曲家,“月满西楼”、“庭院深深”、“一帘幽梦”都堪为当时的代表作,创作“往事只能回味”一曲在大街小巷流行,更将他的成功推向了高峰,黄莺莺、刘文正…等人赖以成名的“云河”、“诺言”、“小雨打在我身上”相继风靡,更使得 他的大作一时之间成了流行歌曲的金字招牌,众歌星争相传唱,而大师每隔一段时期就会震撼歌坛一次,似乎永无见江郎才尽之迹象,令人不得不佩服於他对市场流行度掌握之准确性。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7-11-1 13:22
明月几时有
[flash=http://www.56.com/n_v140_/c28_/29_/28_/xzf202929_/118997365688_/241440_/0_/18872599.swf,460]360[/flash]

[flash=http://www.tudou.com/v/bTTOtoHxQaE,460]360[/flash]

[ 本帖最后由 蓝色柴爿花 于 2008-2-12 02:57 编辑 ]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7-11-1 14:0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词
原文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7-11-1 14:04
水调歌头英文翻译
"Thinking of You"

When will the moon be clear and bright?
With a cup of wine in my hand, I ask the blue sky.
I don't know what season it would be in the heavens on this night.
I'd like to ride the wind to fly home.
Yet I fear the crystal and jade mansions are much too high and cold for me.
Dancing with my moon-lit shadow
It does not seem like the human world
The moon rounds the red mansion Stoops to silk-pad doors
Shines upon the sleepless Bearing no grudge
Why does the moon tend to be full when people are apart?
People may have sorrow or joy, be near or far apart
The moon may be dim or bright, wax or wane
This has been going on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ime
May we all be blessed with longevity Though far apart, we are still able to share the beauty of the moon together.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7-11-7 12:12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他是欧阳修以后的文坛领袖,多才多艺,诗、词、文、书、画都是一代大师,著述十分丰富。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7-11-7 12:13
【译文】
明月从何时才有?手持酒杯来询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年是哪年。
我想要乘御清风归返,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琼楼玉宇,爱不住高耸九天的冷落、风寒。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殿怎比得上在人间!
转过朱红楼阁,月光低洒在绮窗前,照到床上人惆怅无眠。
明月不该有什么怨恨,却为何总在亲人离别时候才圆?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但愿离人能平安康健,远隔千里共享月色明媚皎然。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7-11-7 12:13
【词牌知识】

相传隋炀帝在开凿大运河时, 曾制《水调歌, 唐代发展为大曲, “歌头”就是大曲中的开头部分。此调又名《元会曲》、《台城游》、《凯歌》、《江南好》、《花犯念奴 》等, 双调, 九十五字, 以平声韵为多, 也有用仄 声韵和平仄混用的。

  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定    格

⊙ 仄 仄 平 仄(句)
⊙ 仄 仄 平 平(韵)
⊙ 平 ⊙ 仄 平 ⊙(句)
⊙ 仄 仄 平 平(韵)
⊙ 仄 平 平 ⊙ 仄(句)
⊙ 仄 平 平 ⊙ 仄(句)
⊙ 仄 仄 平 平(韵)
⊙ 仄 仄 平 仄(句)
⊙ 仄 仄 平 平(韵)

⊙ ⊙ ⊙(句)
⊙ ⊙ 仄(句)
仄 平 平(韵)
⊙ 平 ⊙ 仄(句)
平 ⊙ 平 仄 仄 平 平(韵)
⊙ 仄 平 平 ⊙ 仄(句)
⊙ 仄 平 平 ⊙ 仄(句)
⊙ 仄 仄 平 平(韵)
⊙ 仄 ⊙ 平 仄(句)
⊙ 仄 仄 平 平(韵)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7-11-7 12:14
这首词被许多评论家认为是词中之《天问》,又有李白之仙心。屈原《天问》洋洋一百七十余问;李白《把酒问月》是即兴遣怀之作。苏轼此词是中秋望月,欢饮达旦后的狂想曲,亦属"伫兴之作"(王国维《人间词话》)。
  它们都有起得突兀、问得离奇的特点。屈原呵问青天,"似痴非痴,愤极悲极"(胡浚源《楚辞新注求确》)。李白《把酒问月》: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7-11-7 12:15
苏轼作此词时40岁,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他既对朝廷政局深切关注,又期望重返汴京,心情复杂,时逢中秋,一饮而醉,醒后感慨弥深,遂作此词。
  上阕主要表达政治失意后入世与出世的矛盾心理。见月而问天,追月而迟疑,在"天上"与"人间"徘徊不定。这与苏轼主儒术而不迂腐、参佛老而不沉溺的思想特点是分不开的。所以据说宋神宗读至"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时,乃有"苏轼终是爱君"的感叹,并以此量移汝州。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7-11-7 12:16
下阕从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中宕出,专写"人间"一路,小序中"兼怀子由"之意也随之拈出。换头三句实写月色照人之形。转、低、照三字写足月光移动之神韵。"无眠"二字始直接涉及中秋人事,"怀"弟之意隐约而出。接下五句又跳出个人思绪,由个人之离别联想到普天下人之离别,使词的境界陡然提升。不惟自慰,实兼慰人,意思愈转愈深。煞拍两句从谢庄《月赋》之"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化出。虽然月圆人未圆,但明月千里,同此天空,则人若得生命长久,自有与月共圆之日。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7-11-7 12:17
全词情感数折,而意思层递进深,在矛盾中归于旷放。

作此词六年后,苏轼(46岁,在黄州)又作了一首中秋赏月词--《念奴娇》: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7-11-7 13:01
虞美人
[flash=http://tv.mofile.com/cn/xplayer.swf?v=6D7HBFE4&p=http://cache.mofile.com/tv/static/pics/s2/2007/3/18/6D/7H/6D7HBFE4.jpg&autoplay=0&nowSkin=0_0,460]360[/flash]

[ 本帖最后由 蓝色柴爿花 于 2008-2-12 02:58 编辑 ]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7-11-7 13:02
[flash=http://www.maidee.com/v/43TnK43zVa0.swf,460]360]

[/flash]

[ 本帖最后由 蓝色柴爿花 于 2008-2-12 02:59 编辑 ]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7-11-7 13:04
虞美人是后世对虞姬的称呼。
  虞姬,项羽的宠姬,名虞。项羽困于垓下,曾作诗曰:“虞兮虞兮奈若何!”见《史记·项羽本纪》。
  秦末人士,有美色,善剑舞。公元前209年,项羽助项梁杀会稽太守,于吴中起义。虞姬爱慕项羽的勇猛,嫁与项羽为妾,经常随项羽出征。项梁死,项羽为次将,施升上将军,虞姬与项羽形影不离。
  楚汉之战,项羽困于垓下(安徽灵县),兵孤粮尽,夜闻四面楚歌,以为楚地尽失,他在饮酒中,对着虞姬唱起悲壮的《垓下歌》,虞姬为楚霸王起舞,含泪唱﹕“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义气尽,贱妾何聊生。”歌罢,拔剑自刎,死后葬于垓下,今安徽灵县东南有虞姬坟。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7-11-7 13:04
【词牌名-虞美人】
词牌释义

〔题考〕 【碧鸡漫志】:「脞说称﹝虞美人﹞起于项籍﹝虞兮﹞之歌;予谓后世以命名可也,曲起于当时,非也。曾宣子夫人魏氏,作﹝虞美人草行﹞,有『三军散尽旌旗倒,玉帐佳人坐中老,香魂夜逐剑光飞,轻血化为原上草』之句,世以为工。』又【梦溪笔谈】云:「高邮桑宜舒,性知音,旧闻虞美人草,逢人作﹝虞美人曲﹞,枝叶皆动,他曲不然,试之如所传。详其曲,皆吴音也。他日取琴试用吴音制一曲,对草鼓之,枝叶皆动,因曰﹝虞美人操﹞」观此,﹝虞美人﹞一名,在乐府中曰行;在植物曰草;在琴曲曰操。考其原,皆由项王虞兮之歌而得名也。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7-11-7 13:05
〔作法〕 本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完全相同。四用韵,两平两仄。第一句为七言句,平起仄韵。第二句为五言句,仄起仄韵。第三句亦为七言句,换平韵平起平收。第四句九字协平韵,又第四句有者可余地四字略断为豆,但还是以九字到底为佳。

又名《虞美人令》、《一江春水》,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两平韵,平仄换韵, 每句不同韵,方式是“甲乙丙丁”。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      △         △           

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           △      △         △       

(仄)仄仄平平。                               

     △                                

(共用四个韵。末句是上六下三或上二下七。)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7-11-7 13:05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虞美人[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7-11-7 13:05
李煜,史称南唐后主,在位15年,降宋后封违命侯。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深切怀念。折实他的绝笔词,相传七夕之夜中命歌伎唱此词,宋太宗知道这件事后,赐酒将他毒死。 2故国:指南唐都城金陵(现在南京)。 3雕栏玉砌:雕有图案的栏杆和玉石铺就的台阶。此泛指宫殿建筑。砌,台阶。 4朱颜:红颜,少女的代称,这里指南唐旧日的宫女。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7-11-7 13:06
此词与《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均作于李煜被毒死之前。这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语语呜咽,令人不堪卒读。春花浪漫,秋月高洁,本令人人欣喜,但对阶下之囚来说,却已了无意趣了。"何时了"三字虽问得离奇,实含两层意蕴:往昔岁月是何时了却的?劫后之残生又将何时了却呢?这表明了他对生命的决绝心态。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7-11-7 13:07
"小楼昨夜又东风"更具体印证了春花秋月无法终了的事实。由小楼进而联想到故国, "不堪回首"四字乃心中滴血之语。"月明中"既是呼应起句"春花秋月"之"月",也是将小楼、故国,人生等等统统笼罩在永恒的月色中,则李煜个人之悲哀自然就直逼人类之大悲哀。
换头承故国明月,点出物是人非之意。全词到此为止的六句,都是两两对照,写出永恒与无常的巨大反差,表现作者对宇宙与人生关系的思索。但柔弱的李煜已经不可能由此激发出进取的**,而只能在与生命决绝前,放纵一下悲哀的心情,任凭自己沉溺在这种无边的生命悲歌中,静静地等候人生终曲的奏起。

  煞尾两句自问自答,以具象的流水比喻抽象的愁怀,写出愁思之无边无际、无穷无尽、无休无止、无法遏制。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7-11-7 13:08
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李煜)
虞美人
李煜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
凭阑半日独无言,
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
烛明香暗画楼深,
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7-11-7 13:18
相见时难别亦难
[flash=http://vhead.blog.sina.com.cn/player/outer_player.swf?auto=0&vid=4048455&uid=1289296307,460]360[/flash]

[ 本帖最后由 蓝色柴爿花 于 2008-2-12 03:00 编辑 ]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7-11-7 13:41
《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泪始干
啊啊啊啊相见难
啊啊啊啊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泪始干
啊啊啊啊相见难
啊啊啊啊别亦难
蜡炬成灰泪始干
蜡炬成灰泪始干
蜡炬成灰泪始干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7-11-7 13:42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7-11-7 13:43
这是诗人以“无题”为题目的许多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诗。整首
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东风”句点了时节,但
更是对人的相思情状的比喻。因情的缠绵悱恻,人就像春末凋谢的春花那样没了
生气。三、四句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五、六句则分别描述两人因
不能相见而惆怅、怨虑,倍感清冷以至衰颜的情状。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两
句中的设想:但愿青鸟频频传递相思情。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7-11-7 13:43
李商隐是我国唐代后期最为杰出的诗人。继盛唐“大李杜”(李白和杜甫)后,他和杜牧并称为“小李杜”。李商隐对于诗歌的贡献,特别在于他所独创的“无题诗”。这些无题诗音调谐美,深情绵邈,含蓄隐涩,且富于象征和暗示色彩,将唐代诗歌的抒情艺术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7-11-7 13:44
唐时,人们崇尚道教,信奉道术。李商隐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即被家人送往玉阳山学道。其间与玉阳山灵都观女氏宋华阳相识相恋,但两人的感情却不能为外人明知,而作者的心内又奔涌着无法抑制的爱情狂澜,因此他只能以诗记情,并隐其题,从而使诗显得既朦胧婉曲、又深情无限。据考,李商隐所写的以《无题》为题的诗篇,计有二十首,大多是抒写他们两人之间的恋情诗。这首《无题》诗也是如此,并且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7-11-7 13:44
这首诗记叙的应是两人在春末的一次短暂相见后即又离别的景况,这从首联“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可以知道。“东风”即春风,隐指季节;紧随着用“百花残”点出时令,是为春暮。在这样的时节,两个相爱的人儿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却又不得不面临着分离。相见本已是万分“难得”,而离别就更为“难舍”。按一般而言,诗歌是先写景,后抒情;在这里,作者却是先述离情,再描悲景,更衬出诗人处于“两难之境”的伤悲心情。“难”之一字,是为全篇的诗眼。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7-11-7 13:46
1.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
无题”作诗的标题。
2.丝方尽:丝,与“思”是谐音字,“丝方尽”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
会结束。
3.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4.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5.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怀念者住的地方。
6.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7-11-7 13:55
李商隐的这首《无题》,描述了爱情相思的悲伤和痛苦,表达了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字里行间缠绵悱恻,令人唏嘘!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7-11-7 13:56
整首诗都弥漫着一种欲见不能的悲观色彩。明知道不能相见,偏偏心中更是思念,于是愈发想见,如此循环,走入了一个绝望的感情旋涡。“春蚕到死丝方尽”,以“丝”来隐喻“思”,春蚕到死了,思念才会终止;蜡炬化成了灰,相思的泪才会枯竭,用这样的诗句来表达对爱情的忠贞不渝,闻者伤悲!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7-11-7 14:05
问世间情是何物
[flash=http://img.ku6.com/common/V2.0.1.swf?vid=n9CajHc-PGqzYju1,460]360[/flash]

[ 本帖最后由 蓝色柴爿花 于 2008-2-12 03:01 编辑 ]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7-11-7 15:25
元好问的《摸鱼儿》。
全词如下: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7-11-7 15:25
相传此词是元好问赶考途中偶遇一猎人,猎杀了一只大雁,另一只虽逃出罗网,悲鸣不肯去,后来撞地而死。元好问感于此,遂买下这两只死雁,把它们葬在汾水岸边,并堆起石头作标志,称之为“雁丘”,并为此写了这首《迈陂塘·雁丘词》。


这是一首咏物词,词前小序为:“乙丑岁赴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皆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景石为识,是曰雁丘,时同行有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辞》。”旧时作无宫商,今改定之。“可见,这是词人为雁殉情而死的事所感动,才挥笔写下了这首词,寄托自己对殉情者的哀思。

[ 本帖最后由 蓝色柴爿花 于 2007-11-7 15:29 编辑 ]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7-11-7 15:27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秀容(今山西忻县)人。工诗文,尚自然。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7-11-7 15:31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一个“问”字破空而来,为殉情者发问,实际也是对殉情者的赞美。“直教生死相许”则是对“情是何物”的震撼人心的回答。古人认为,情至极处,“生者不以死,死者不以生”。“生死相许”是对至情至爱的盛赞,这“直教”二字,则声如巨雷,惊天地,泣鬼神。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7-11-7 15:31
“天南地北”二句写雁的生活。“双飞客”即为雁。大雁秋南下而春北归,双飞双宿,形影不离,经寒冬,历酷暑,多像人间的那一对痴男怨女。无论是团聚,还是离别都仿佛眼前,刻骨铭心。“君应”四句揣想雁的心情。“君”指殉情的雁。侥幸脱网后,想未来之路万里千山,层云暮雪,形孤影单,再无爱侣同趣共苦,生有何乐呢?不如共赴黄泉吧,这里对殉情雁的心理世界做了形象的描写,使读者的热血不由不沸腾起来。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7-11-7 15:32
过片后借助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衬托大雁殉情后的凄苦,“横汾”三句写葬雁的地方。“雁丘”所在之处。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7-11-7 15:33
汉代帝王曾来巡游,但现在这里却箫鼓绝响,只余烟树,一派凄冷,“横汾”横渡汾水。汉武帝《秋风辞》有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秋风辞》有”箫鼓鸣兮发棹歌“”平楚“,如言平林。”招魂“二句意为雁死不能复生,山鬼枉自哀啼。”招魂楚些“意为用”楚些“招魂。语出《楚辞招魂》,它的句尾用”些“字,故言”楚些“。”何嗟及“即嗟何及。《诗经·王风》中有”何嗟及矣,“元词本此。”山鬼“”啼风雨“本自《楚辞·九歌·山愿》”杳冥冥兮羌书晦,东风飘兮神买雨。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7-11-7 15:34
“这里作者把写景同抒情融为一体,用凄凉的景物衬托雁的悲苦生活,表达词人对殉情大雁的哀悼与惋惜”天地妤“二句,写雁的殉情将使它不像莺、燕那样死葬黄土,不为人知;它的声名会惹起上天的忌妒。这是词人对殉情大雁的礼赞。”千秋“四句,写雁丘将永远受到词人的凭吊。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7-11-7 15:34
总之,这首词紧紧围绕“情”字,以雁拟人,谱写了一曲凄恻动人的恋情悲歌,表达了词人对殉情者的哀思,对至情至爱的讴歌。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7-11-7 15:40
人约黄昏后
[flash=http://www.tudou.com/v/cbqE53pB0eY,460]360[/flash]

[ 本帖最后由 蓝色柴爿花 于 2008-2-12 03:02 编辑 ]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7-11-7 15:55
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生查子词
翁清溪曲

邓丽君演唱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
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
泪湿春衫袖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7-11-7 15:56
【作者】欧阳修 (1007-1072_,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7-11-7 15:57
他在政治与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创作实绩亦粲然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又喜奖掖后进,苏轼父子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词集有《六一词》、《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醉翁琴趣外编》。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7-11-7 15:58
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楚云深》、《陌上郎》、《绿罗裙》等。双调,四十字,仄韵。 ②元夜:农历正月十五夜,即元宵节,也称上元节。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8-1-16 12:41
所谓“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即是说月亮黄昏已经升起来了,那就应该是满月了.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8-1-16 12:42
满月的特点是与太阳此升彼落,出现在黄昏,消失在清晨!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8-1-16 12:42
在这首欧阳修的诗中是元宵节,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描写元宵夜情侣们相会的词句成为千古绝唱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8-1-16 12:46
此词亦见朱淑真集,南宋曾慥《乐府雅词》以为欧阳修作。曾氏曾将欧词中诸多可疑者尽予删芟,而不疑此词,其著作权当归于欧阳修。词以灵光独运的艺术构思,使今与昔、悲与欢互相交织、前后映照,从而巧妙地抒写了物是人非、不堪回首之感。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8-1-16 12:48
但《六一词》与其它词集互杂极多,不足为凭。力辩此词非朱淑真所作者如《四库提要》,乃出于保全淑真“名节”,卫道士心态,何足道哉!细赏此词,似非六一居士手笔,实乃断肠之声。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8-1-16 12:55
钗头凤
[flash=http://www.56.com/n_v41_/c30_/28_/22_/sujianjun2006_/11910659565_/127000_/0_/19633938.swf,460]360[/flash]

[ 本帖最后由 蓝色柴爿花 于 2008-2-12 03:03 编辑 ]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8-1-16 13:00
[flash=http://www.maidee.com/v/45A6v3RVA0.swf,460]360]

[/flash]

[ 本帖最后由 蓝色柴爿花 于 2008-2-12 03:04 编辑 ]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8-1-16 13:00
红酥手,黄滕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世清薄,人情恶,
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

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邑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人成各,今非昨,
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啊**恩**啊**恩***
作者: 雅鲁    时间: 2008-1-17 22:52

作者: 迪迪    时间: 2008-1-20 11:09
喜欢一剪梅。千回百转。
作者: 迪迪    时间: 2008-1-20 11:28
钗头凤。
李清照的词总是有婉转人心的美。细腻了。
偶还是要再读点大气的词~~~




欢迎光临 后司街 (http://150.109.146.88/) Powered by Discuz! X3.2